本报通讯员韩泽
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落实农村产权权能,有效解决困扰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高台县在2015年8月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地上附着物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颁证赋权、规范交易、产权评估、抵押融资、风险防控“五位一体”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新模式,开辟了农村融资新渠道。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已为60家经营主体发放产权抵押贷款2.23亿元。
颁证赋权,盘活农村资产资源
自2015年高台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开展以来,完成权属调查87个村,涉及586个社、2.4万户农户,完成地块指认70个村、22.4万亩;完成二轮公示24个村、4699户农户;调处矛盾纠纷259起。在此基础上,县上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在10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经营主体,颁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书》42本;对设施农业达到2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及养殖场区颁发《农业设施产权证书》104本;对符合认定条件的344家家庭农场颁发了《家庭农场认定证书》。原来农民对承包地和农业设施只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通过颁证赋权,又拓展了抵押、担保权能,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归属。
搭建平台,构建农村产权交易体系
依托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高台县组建了县有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镇有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村级有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点的三级产权交易服务网络。交易品种上先期确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业生产性设施使用权等八大类产权。目前发布土地流转信息86条,成功交易土地经营权12宗1.12万亩。
产权评估,赋予担保抵押权能
为节约经营主体融资成本,高台在试点工作中探索开展了免费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业务,成立了由农业部门、金融机构和镇村负责人为主的农村产权评估工作小组,严格按照县上出台的《农村产权登记评估管理办法》,综合近三年年租地平均净收益、土地流转剩余经营期限和地上附着物价值等因素,精准计算、合理确定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地上附着物基准价格。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依据评估工作小组评估结果出具评估报告,提高贷款增信,对取得农村产权证书的73家经营主体开展产权评估、评估资产价值4.88亿元。
抵押融资,破解资金制约难题
颁发产权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落实农村产权权能,搭建抵押融资平台。目前通过确权颁证和产权评估,银行业金融机构已为60家经营主体发放产权融资抵押贷款2.23亿元,有效解决了农业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有利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甘肃绿洲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是产权抵押贷款的最大受益人。该公司在南华镇流转土地经营权5000多亩,先后通过农权产权抵押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5700万元。建造日光温室73座,钢架大棚3000多座,有力地带动了高台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风险防控,降低农村融资风险
开展产权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是关键。金融机构严把资金投入关,对抵押贷款按农业项目和生产需要分批发放。同时,前期投入贷款建成的农业设施可再用于反担保,以捆绑担保降低贷款风险。当发生还贷风险时,金融机构可委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可将抵押的流转土地进行收储再流转,由新的经营主体承担偿债责任。
产权抵押融资贷款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等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热情。2016年高台县农村土地流转累计面积达到18万亩,占农村集体总耕地面积的40.1%,实现了农业经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资金短板的补齐也使新型经营主体大幅增加,全县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42家、466家、360家。
新闻推荐
本报高台讯 高台县工商联日前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厅评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近年来,高台县按照“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
高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