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梁强
老谢办企业,颇有围棋高手的风范,讲究“落子”,重视“布局”,看好“厚势”。
不过首招“落子”就有些让人看不懂。明明可以提前快快地建好生产线,赶着好行情快赚钱;可老谢却扎扎实实干了4年,才建成投产,又正碰上价格走低的下行趋势。“你看现在比较困难,等市场培育好以后就会很顺当。我在逆境中发展起来,已经把这些困难都碰过了克服了,将来的路就好走了。”
今年52岁的谢卿,一心要创办高标准现代屠宰企业。这个一米八的大块头汉子,憨直的性子里包裹着西北男人的狠劲:一定要购买这个行业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设计和设备装置。于是,肉牛屠宰、分割的全自动流水线设备从荷兰和德国购买来,可以由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分析,来自动调控运行速度、温度、冷热水、真空收集输送、制冷等系统,使整个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我要做现代企业,必须特别严格,绝不能凑合。”谢卿在固定资产投入上花了他在新疆多年搞建筑积累的4亿多元,仅制冷设备就值1000多万元。走进屠宰车间,闻不到什么腥味腻味,工人们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8个小时内他们最多能屠宰、分割350头牛。
在生产监控室,37个镜头画面可以随时看到所有生产过程。“24小时都开着,不许关。我们还自己建了污水处理厂,每天能处理600到900吨污水,花了30多万元的在线监控设备直接连到省环保厅,也是随时监看。”谢卿说。
把企业创办在河西走廊的甘肃高台县,同时还经营起农场、牛场,谢卿要建一家集肉牛养殖、繁育、加工、销售和科研为一体的高标准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企业。之所以“相中”河西走廊,把博峰农牧业科技集团选址定在高台县,认真考察过很多地方的董事长谢卿有自己的盘算。 (转二版)
新闻推荐
高台讯高台县紧紧围绕“做大总量,激活存量,延伸链条”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力度,招商引资成效进一步凸显。前五个月落实到位资金37.16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35.57%。 该县立足丰富的...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