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晓芸
春节前夕,走进高台县各***村,昔日破旧的村委会焕然一新,文化广场、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卫生室等综合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昔日泥泞不堪的狭窄村道如今宽阔平坦,从家家户户门前穿过;曾经破砖烂瓦的危旧房,如今窗明几净、整洁有序,传播文明新风的文化墙随处可见,充满乡村气息的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经常在村里举办,村民的精神面貌大变样。
去年,该县将***的重点聚焦到3个乡镇16个贫困村,通过集中工作力量、整合项目资金、培育致富产业、强化社会帮扶等精准务实的举措,努力打好***这场“硬仗”。至年底,全县脱贫1756户5251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47%下降到1.43%,16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力量聚焦措施精准
去年年初,经过深入调查摸底,该县共有贫困村16个,贫困户2511户7114人。而这16个贫困村大部分地处祁连山浅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增收渠道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贫困发生率达20.21%,稳定脱贫难度较大。怎么扶,谁来扶?该县在摸清工作底数的基础上,在强化帮扶力量上下足了功夫。
在骆驼城镇新民村,记者了解到,除市直单位司法局联系帮扶外,县上还有宣传部、政法委、文广新局、文联四个单位联系帮扶。各联系单位平时不定期开展帮扶,还分别选派一名工作责任心强、头脑灵活的干部长期驻村,组成帮扶工作队具体抓***各项任务的落实。
新坝镇和平村一社农民李延山长期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儿子又在上大学,因病因学致贫尤为突出。帮扶他的县水务局总工程师杨洪文针对他家的具体情况,从联系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住房改造、修建圈舍、帮助申请助学贷款等10个方面制定脱贫措施,并逐一落实。
与和平村、新民村一样,该县其余14个贫困村均是帮扶干部、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帮扶工作队精准到村,每个村在分别充实1名市级领导和1至2个市直单位帮扶联系的同时,增加县级联系领导和联村单位,每个贫困村县级联系领导达2名,联村单位达3至4个,并建立4至7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同时,16个发展示范村、43户企业以“1+1”和“2+1”、“3+1”的形式分别与16个贫困村对接,发挥资源、信息优势开展定点定向帮扶,全县形成了帮扶力量立体化“聚合”、措施精准化“聚焦”的格局。
(转二版)
新闻推荐
高台讯(记者郭晓芸)高台县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为突破口,着力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加大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强化红色旅游宣传促销,红色旅游品牌吸引力不断增强。仅去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