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露)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三点,高台县骆驼城镇牛肉面馆的经营户王志虎就没歇过脚。当天正值赶集的日子,吃面的人一拨接着一拨,王志虎夫妇和三个伙计却没有乱了阵脚,近20平方米的伙房里,6个人的工作如同工厂流水线一般有条不紊进行着。王志虎说:“以前一遇到人多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在小伙房里尽‘打架\’呢!”已经在当地经营了8年牛肉面生意的这家人今年终于有了这个100多平方米干净、宽敞的店铺。
和王志虎一家感同身受的还有该镇110户商户和2000多老百姓。2013年起,该镇在充分保护现有农村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和生态现状的前提下,大力推进集镇改造,道路改造、绿化亮化、排污治理、住房改造……一个“亦乡亦城、宜居宜业”的新型乡镇逐渐成形,不仅为该镇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不竭动力,也让这里的老百姓深刻感受到了“记得住乡愁、看得到幸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强劲步伐。
“我们把集镇改造当成骆驼城镇‘客厅\’的一次‘装修\’工程。现在你站在镇政府门口看,一定不会相信这块土地曾经只是一个荒凉驿站。”该镇党委书记王振成充满自信地说。的确如此,记者沿着集镇走过,1.5公里的街道上,超市、茶餐厅、KTV、电器商店、摩托车经销、移动公司、各类生活用品商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已让这里与城市无异。“以前好多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不爱在家呆,觉得镇里没处玩。现在有地方跳广场舞、有地方唱KTV、有地方聚会吃饭,集镇的人气也越来越旺。”该镇80后的副镇长王霞告诉记者。
(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郭晓芸 翻开高台县水务局的公务接待费用台账,每一次公务接待都附有接待公函、派餐单、菜单和费用发票,每次公务接待的日期、事由、来客人数、接待地点等内容都一目了然。 一本台账就能规...
高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高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