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晓芸
寒冬时节,高台县工业经济发展正酣:高崖子滩百万千瓦级光伏产业园内,甘肃汇能一、二期6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工人赶工期抢进度,正在抓紧安装光伏发电板,吉林能源交通50兆瓦项目正抓紧调试设备,向年底前建成并网发电的目标冲刺;走进甘肃博峰肥牛开发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屠宰加工生产线上进行肉牛分割作业……随着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工业经济成为高台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实现了总量和质量效益的节节攀升。
该县把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开发和矿产品加工为重点,以资源集约、循环、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园区聚集式发展为基本模式的工业经济,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仅去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2.05亿元,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达34.7%,拉动全县经济增长4.38个百分点,拉动第二产业增长15.7个百分点,挺起经济转型发展的坚实脊梁。
项目建设大提速,经济结构由“一二三”转为“二一三”
翻开该县2010年相关统计报表,全县建成上千万元重点工业项目4个。而仅今年,该县开工建设的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就达23个,前11个月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6.6%。
近年来,该县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千方百计引项目,全力以赴建项目,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高台。自2011年以来,共建成晋昌源煤业3亿立方米煤炭气化、丰祥建材年产50万立方米新型建材、格瑞斯果实皮籽综合利用、金苹果种业种子加工等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4项,累计完成投资5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投资总额的4.3倍。项目建设大提速,促进该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从2010年的42.2∶32.8∶25调整为2013年的33.5∶35.7∶30.8,由“一二三”转为“二一三”结构,二产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就地取材做文章,产业结构实现新突破
高崖子滩百万千瓦级光伏产业园是该县充分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的战略性新型平台。自2012年开工建设以来,累计投资1500万元修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目前产业园入驻企业7家,累计取得光伏发电项目路条460兆瓦,建成并网发电190兆瓦,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 (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郭晓芸 走进高台县万盛达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社理事长、巷道镇红联村的“蔬菜达人”李吉红正在和10多名社员搭建钢架大棚,几名妇女在已经搭建好的20多个棚里整垄灌溉。李吉红...
高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