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为学费犯愁。
丈夫去世,农妇强忍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瞒着儿子举债供其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今年高考以理科558分的好成绩回报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喜讯传来,母子俩喜极而泣……
丈夫去世,母亲为儿撑起一片天
高台县罗城乡侯庄村是一个距离县城80余公里的偏远小山村。7月7日中午12时许,记者驱车来到该村二社章延鹏家时,章延鹏和母亲杨月芳拖着疲惫的身体刚从农田收割小麦回家,准备午饭。
章延鹏虽然只有19岁,但看上去强壮有力。“我饭量较大,一周的生活费就得200元。”章延鹏告诉记者,他平时吃住都在学校,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但每个月的生活费母亲都能给他带足,就怕他因省钱饿肚子。
然而,让章延鹏一直不知道的是,他每月的生活费都是母亲杨月芳省吃俭用及向亲朋好友筹借的。“为了不影响儿子学习,家里所有的债务我从来没有向他提起过,只是希望他能安心在学校读书。”
杨月芳告诉记者,章延鹏的父亲在儿子刚上高一时被查出得了癌症。为了治病,她带着丈夫辗转张掖、兰州、西安等地四处求医,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债6万余元,但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回丈夫的生命。“从查出患病到去世仅5个月时间。”丈夫去世意味着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杨月芳曾经一度难以支撑,儿子章延鹏的学习成绩因父亲的去世也受到影响而下滑。此时,杨月芳猛然清醒,丈夫虽然去世了,但母子俩的生活还得继续,不能因此而耽误了儿子的学习。从此,杨月芳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她要为儿子撑起一片天。
懂事孝子,每天打电话提醒母亲吃饭
杨月芳没日没夜在田间劳作的同时,还经常鼓励儿子要好好学习。“其实那个时候我的心里也很不好受,苦楚只有自己强忍着往肚里咽,还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杨月芳擦了擦眼泪告诉记者,她忍受着失去丈夫的精神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经济拮据的压力。侯庄村地处偏远,7亩农田和家庭不能撂下不管,杨月芳不能外出打工。为了供养儿子上学,杨月芳饲养了几只羊,每年变卖几只羔羊给儿子筹集部分生活费。
“其实每次儿子回家,我是既高兴又惆怅。”高兴的是能看到月余未见的儿子,惆怅的是第二天儿子返校的生活费无着落。 每当此时,杨月芳都悄悄瞒着儿子去借钱。“包括为丈夫治病及供养儿子上学的所有借款,在儿子高考之前,我都是瞒着他,为的就是希望不要影响到他的学业。”
但是,懂事的儿子似乎有所察觉家里的情况。不论什么时候,章延鹏每天中午12时30分的一个电话是必须要打给杨月芳的。“妈,你快回家按时吃饭吧,天这么热,活干不完下午再干。”每每此时, 杨月芳心头都会一热,“其实也是儿子的支撑才让我走到了现在。”
筹措学费,打算秋季变卖苜蓿还债
高考结束后,杨月芳才陆续向儿子说出了压抑了三年之久的债务危机。“儿子已经长大了,我觉得有些事情也应该和他商量着办了。”
自从知道了母亲承受的压力之后,暑假回家的章延鹏比以前更加卖力地干起农活,也许是为了弥补这几年对母亲的亏欠。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后,章延鹏考取了理科558分的好成绩,第一志愿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母子俩高兴的同时,目前已经开始为筹借学费做打算了。“实在不行,我再去借款,等秋天苜蓿收获变卖后再还。”杨月芳已经有了这样的打算。而当章延鹏拿到记者递上的《利群阳光助学申请表》时,母子俩喜极而泣,看了又看。
“如果能被资助,我将努力完成大学学业,将来好好工作,回报社会,回报母亲,为母亲还清所有欠款。” 章延鹏最后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文/图 本报记者 曹勇
新闻推荐
制图/武亚新 本报张掖讯(通讯员王琇元 高兴瑞 记者曹勇)2013年6月,高台县男子华某酒后骑电动车在一处坑洼积水路面摔倒受伤。今年3月,华某再次摔倒后死亡。华某及其亲属认为高台...
高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