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勇 首席记者董开炜)7月9日,本报以《丈夫患癌去世 农妇举债供儿上学》为题报道了高台县罗城乡阳光学子章延鹏奋进求学的事迹后,兰州一位爱心女士给记者打电话,表示愿资助章延鹏上大学。
7月9日下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兰州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详细询问了章延鹏及其家庭情况,称这个家庭很苦,孩子不但学习好还很懂事,确实值得帮助,该女士表示她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力所能及地给予章延鹏一定的经济援助,帮助这个孩子完成大学学业。7月10日,记者又联系了章延鹏,他称兰州爱心阿姨已经与他取得联系,阿姨让章延鹏过一段时间与她联系,如不出意外,她将资助章延鹏部分学费。
7月10日,本报刊发题为《昔日弃婴考上大学 渴盼“阳光”沐浴》的稿件,披露酒泉籍考生武亚楠降生后被亲生父母遗弃、被一位农村老奶奶抱养并让终身未娶的儿子认作女儿呵护长大、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却为学费犯愁的故事,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在兰州一家图书公司打工的李女士致电本报,表示愿意为武亚楠提供部分生活费。
李女士是兰州超学图书公司的一名打工人员,当日上午看到本报的报道后,为武亚楠的身世表示同情,又为武亚楠在困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懂得感恩的品质而感动,决定向武亚楠提供部分生活费。7月10日下午,李女士称:“我虽然是个打工人员,收入不高,但资助武亚楠还不至于影响家庭生活。武亚楠需要爱,社会需要爱,我们有义务伸出援手。”
新闻推荐
本报张掖讯(记者曹勇) 11月7日,记者从高台县法院获悉,张掖市县两级法院日前对临近法定执行期限的案件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执行。仅在高台法院集中执行的五天内执结案件51件,执结标的183....
高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