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牵着毛驴到数公里外驮水。
牧草干枯,山区草原“秃子山”随处可见,羊群过处尘土飞扬;饮水泉、井干枯,自然溪流断流。昔日美丽的肃南大草原今年旱魃肆虐,牧区草原处处“喊渴”,甚至出现了人畜争水的情况……
牧区部分水井河流干枯
1月25日下午1时许,记者驱车前往肃南县大河乡采访。已连续几天穿梭于深山牧区调查旱情刚刚返回的大河乡党委书记张喻执意要给记者带路。“大河乡牧业点多处于山大沟深之处,外人进入有迷路危险”,一路上张喻告诉记者,这已经是连续三天来,他第四次走进深山牧区调查旱情。
越野车从大滩河进入,名为大滩河,记者见到的却只是一条没有水的河谷便道。“大河乡是因为有一条大河而得名,往年这个时候,河里或多或少会有一点流水,今年因为持续气温偏高,加之连续4个月没有有效降水,河也干涸了。”
在颠簸崎岖的山谷内车辆艰难前行十几公里后,张喻示意司机停车查看前面的一处水井,车还未停稳,一只青羊因受到惊吓从水井边迅速向对面山头蹿去。“这只青羊肯定是到这个水井找水喝的”,记者下车弯腰仔细查看水井,却看到水井已见底。“从井内水线看,这个水井水位在近一个月内下降了1.5米”,张喻告诉记者,这样的水井在大河乡牧区分布有许多,主要作用是存储雨雪水后作为牧区群众的人畜饮水水源。一路行进,记者沿途又看到了几处水井,也都早已干枯。在一处牲畜饮水点,记者下车查看水槽时,几十只羊撒腿向水槽蜂拥而至,将头埋进水槽中,可是水槽内连一滴水也没有,但羊只却不愿离去。“这些羊实在太渴了,以为我们是来喂它们饮水的”,一旁的张喻无奈地说。
张喻告诉记者,今年入秋以来,大河乡境内基本没有降雨、降雪,造成了大面积地区干旱。据目前统计,大河乡受旱草原面积248.6万亩,干枯河流22条,干枯井泉115眼。长期的干旱已造成牲畜饮水半径增大,饮水困难,目前因干旱造成的自然流水干枯的草场有186万亩,造成全乡近8.271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因冻病、乏弱、干旱缺草等原因陆续死亡的牲畜2013头(只),牲畜缺草、缺料共3702吨。
牧区草原处处“喊渴”
下午4时许,在远处的山坡上,大河乡光华村51岁牧民安国正牵着毛驴,驮着三个水桶准备出门。安国告诉记者,他早晨赶着自家300只羊前往9公里处的景耀寺一处水源饮羊刚回来,来回花费近6个小时,顾不上休息又用毛驴驮着水桶去1公里外的一处渗水井驮回三桶水准备自己和20多只从羊群挑选出来的乏羊饮用,可是三桶水不一会就被20多只乏羊争抢着一饮而光。无奈之下,安国只得再次牵着毛驴去驮水。
“今年直到目前为止一直没下雪,也就导致羊没草吃”,安国告诉记者,今年由于持续干旱,牧草干枯脆弱,难以留存。同时,由于植被干旱,土壤没有水分,尘土飞扬,草场沙化情况进一步加剧。
光华村50岁牧民杨海红从小放牧为生,他也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怀孕的母羊大量产羔从春节基本就开始了,如果再不下雪,大小羊都没有草吃,牧民的损失可就大了。
“一只成年羊每天需要6斤优质牧草,2斤水”,畜牧专业毕业的张喻给记者分析,以往冬季牧场11月、12月会有降雪,积雪可供人畜饮用。今年持续干旱,牧民最远的需要从80公里外拉水储存,一车水拉运成本800元,储存一座水窖需要5车水,费用为4000元,而一座水窖只能维持300只羊20天的饮用时间,需要维持到5月份才能将羊群转入夏季牧场,光饮水一项就为牧民增加近3万元负担,再加上干旱饲草缺乏购买草料的费用,每户牧民负担至少加重7万元。目前,大河乡有80多群羊转场到高台县农区借牧。
当地采取措施抗旱防灾
记者从肃南县相关部门了解到,因今年肃南县持续4个月的气温偏高,无有效降水,导致草原大面积干旱、牧草干枯,牲畜普遍缺草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据初步统计,入冬以来,肃南县草原受旱面积达到1114.6319万亩,占该县草原面积的41.63%;受旱耕地2.7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6.6%;自然干枯溪流46条,泉井干涸476眼,造成7309人饮水和42.43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牲畜缺草缺料12775吨,因冻病、乏弱、干旱缺草等原因陆续死亡牲畜5141头(只),占全县牲畜饲养量的0.5%,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但仍在正常范围内。
肃南县严峻的旱情,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1月2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副省长王玺玉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张掖市迅速行动,全力抓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切实解决好农牧民群众人畜饮水问题,帮助农牧民群众渡过难关,确保群众生产生活不出问题。
1月24日,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市长黄泽元与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旱情最重大的大河乡实地调研,并就解决好灾区人畜饮水提出具体措施。
目前,灾区人畜饮水主要采取人饮管网供水与农牧民自备车辆和消防部门车辆拉运方式解决,虽成本较高,但人畜饮水有可靠保障,灾区群众情绪稳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不知不觉,记者辗转在崎岖的大山里行程200余公里,天色逐渐灰暗下来,记者返回县城途中,山区里不时能碰到或驴驮或手提取水的村民……
文/图 本报记者 曹勇
新闻推荐
高台县某银行职工刘某上班期间感觉身体不适,告知单位负责人后前往诊所输液治疗,在输液过程中刘某死亡。通过调解,刘某亲属获得诊所补偿款52万元。后某银行作为第三人向高台县人力资源和...
高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