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国福
时下,正值温室葡萄管理关键期。这对高台县新坝乡暖泉村群众来说,关乎一年的收成。但村民们对此并不着急,因为每到田间管理关键时节,他们的“亲戚”——县政协机关的干部,都会请专家为500多座温室葡萄“把脉问诊”。
暖泉村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温室葡萄。经过几年建设,全村温室葡萄种植规模已达574座。双联行动伊始,高台县政协机关与暖泉村结上了“亲”。
“联户干部的到来,再次激发了群众发展的热情,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的葡萄产业走上了农牧循环发展的路子。”村主任周定洲说。
“有联户干部做我们后盾,我们发展有信心。”正在打建温室的八社村民盛虎说。2010年,盛虎打了20座温室种葡萄,去年全部进入盛果期。尝到甜头后,他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但由于担心原来塘坝的水不够用,迟迟未动工。今年,由联村单位协调争取项目,村里修建了新蓄水塘坝,盛虎先前的顾虑一扫而光,他的50座温室也建起来了。
“暖泉村养殖业基础好,全村羊饲养量达2万只,我们就和乡村干部一起规划了农牧循环发展模式,在葡萄种植基地东南空地上规划建设养殖小区,目前已经有11户养殖大户在小区修建了养殖场,再过一个多月就能投入使用了。”县政协秘书长陈德生说。
“从葡萄棚里剪出的枝叶可以喂羊,羊粪回填到葡萄棚里可以提升果品质量,既能降低成本,又可提升效益。”提及农牧循环发展的好处,盛虎很在行。今年,盛虎在扩大葡萄种植规模的同时,他还积极响应发展循环农业的号召,投入资金4万多元也在村里规划的养殖小区建了养殖场,准备把自己家散养的100多只羊投放进去。
谈到今后的帮扶打算,陈德生说:“将继续重点做好农牧循环产业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帮扶工作,再通过培训,引导群众在设施葡萄产业上走标准化发展的路子,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67岁的离任村支书盛应成是县政协主席赵春的联系户。站在新建的小康房院子里,盛应成感激地说:“多亏赵主席帮我拉来了修房子的砖和水泥,要不,我们到现在还住不进新房子呢。”
当了解到今年盛应成一家种植制种玉米、紫花草等作物收入了2万多元,年底葡萄还能卖3万多元时,联户干部们很欣慰,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春天播种时,他们给我们送来化肥,农忙缺人手时,他们给我们帮忙;谁家有了矛盾纠纷,他们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双联干部们做的每件事,大家都记在心里呢。”盛应成说。
盛应成还拜托干部们一件事,帮助二儿子讨要修建一家通信公司基站的工程款。“放心吧,‘结亲\’就要办实事。等你儿子有时间了就进城来找我,我和他一起去要账。”陈德生一口答应。
“我们还帮村上搞了小康建设规划,等村里的农牧循环产业园发展起来,群众的收入持续增加,实现‘小康\’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了。”下乡回来的路上,陈德生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高台讯(记者张国福)“我这两座棚一共就1亩地,头茬绿甘蓝卖了4000元钱,第二茬紫甘蓝能卖3000元钱左右。”近日,钢架大棚里种植的两茬蔬菜带来的高收入让高台县宣化镇站南村菜农赵玉玲乐开了怀。今年,该...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