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一版)多方征求意见、统筹中心工作、测算考核办法……一个以“四制、四定、四教育、四落实,双联、双代、两下、两集中”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法在巷道乡开始实施,一把打开群众心扉、零距离服务群众、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钥匙”渐渐锻造而成。
“四二二”工作法:四即四制、四定、四教育、四落实。四制是根据乡上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实行业务工作常抓制、联村工作包挂制、重点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四定是根据乡镇党委政府承担的职责任务,按照现有领导和工作力量,实行定岗、定编、定员、定责;四教育是指围绕强化管理和任务落实,对领导、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分类教育,实施领导勤政廉政教育、党员党性教育、干部为民教育、群众法德教育;四落实是指围绕目标责任,定期分层次对乡村领导干部落实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二二即双联、双代、两下、两集中。双联即结合当前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双代即把不硬性要求群众亲自到场办理的事项由包村干部带到乡上来办理,把能够更好地方便快捷服务群众的事项带下去;两下即调查研究到下面,处理问题到下面;两集中即财务集中处理(村账乡管)和政府集中处理。作为该工作法的“总设计师”,万更乐说,该工作法的核心在于让制度保证让人干事、有人干事、让人干成事、干好事;用制度规范人和事,把干事的人教育好、保护好、激励好,想群众所思所急,做群众所忧所盼,全心全意做人民公仆,树立服务型政府良好形象。
开锁头打开走进百姓心里之路
走进高台湿地新区,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亲水平台、棧道通幽,原来的烂河滩变成了大花园。新区建设成为该县致力于打造“宜居宜游宜创业”生态文明新城的大手笔、新亮点。这个大手笔挥写在巷道的土地上,作为生态新区所在地的巷道乡干部,在这场生态“战役”中,当仁不让成为主力军。该乡适时将生态建设任务纳入“四二二”工作法,定期开展对群众的法制教育、干部的为民教育,启动实施应急工作制,落实重点工作分组制,组建工作小组,并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严格按照县乡下达的工作任务责任到人,以期用制度考核落实工作责任。但要把昔日人人掩鼻的城市生活垃圾场嬗变为提升城市品位的休闲观光旅游区,不仅是考验全县干部执政能力、为民服务决心的一道重要课题,更是摆在巷道乡干部眼前的一次重大考验。新区建设初期,工人三班倒,歇人不歇机,全乡干部定员定责,“钉”在现场连轴转,不论多晚,只要工地上还有一辆工程车在作业,干部就会坚守岗位。他们常常早晨四点多钟就来到工地,晚上九、十点钟下班,回去后还要忙一两个钟头整理汇总工程数据,一天工作达十五六个小时……“尽管建设任务繁杂,但因为有重点工作分组的详细制度,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啥,没人做无用功,建设进度自然快。”一大批奋战在建设一线的干部们在“四二二”工作法的指引和监督下,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燃烧激情,攻坚克难。如今,漫步高台县城,湿地新区、时代购物中心、水如意生态绿地、水之印广场,一个个富有时代气息的标志性景观、建筑在高台城镇版图上相继崛起;大湖湾生态新区、月牙湖垂钓园、汉唐文化商业街,一个个提升城市宜居品位的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游生态新城彰显着无限魅力,也为巷道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仅仅是“巷道工作法”在推进全县重点工作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的一个缩影。
“四二二”工作法实施初期,不少老百姓说,肯定又是一阵风,刮过去就算了。但老百姓却渐渐发现:到乡上办个事情容易了,种地养殖碰上个问题常有乡干部下来商量帮忙了,甚至家长里短的小事也有人关心了,乡干部成了家里的“常客”,乡政府有了他们说话的地方……一连串的改变让日渐拉大的干群距离又渐渐缩小了。南湾村三社的侯兵、侯开喜是县城至南华镇道路改建工程涉及的征地拆迁农户,搬迁后,两人在新建的住宅小区各分到了一套崭新的楼房。两人告诉记者,刚听到征地拆迁的消息大家心里都不痛快,乡干部们一家家为村民疏导情绪,并承诺本着公平的原则,保证每家每户的利益不受损失。为了顺利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乡上成立专门工作组进驻南湾村,充分发扬民主,与村民共同商议,一家一户讲政策、说道理,在村民代表的监督下登记资产、丈量土地。在乡干部扎实诚恳的工作中,村民的情绪从抵触到配合,3个月后,70户农户全部搬迁,并且都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老百姓就希望个公平,真正公平了,事情自然水到渠成。”说这话的侯兵、侯开喜便是“四二二”工作法最早的受益人。当然,让当地老百姓感受更多的是便民服务的真正方便,大到宅基地、农业用地的审批,小到低保、医疗保险的办理,村民们感到,便民服务越来越周到,越来越便捷。在东湾村便民服务代办点,记者看到墙上大幅板块张贴的便民服务代办点服务事项流程,近20项服务项目涵盖了农村事务的各个点面,而办理时限90%是即办或者7个工作日内。东湾村村主任杨健也是该村便民服务代办点的负责人,他说,自从“四二二”工作法实施以来,来代办点办事的人“少”了,包村干部和代办员进村社的时候更多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蔺增加告诉记者,“四二二”工作法的“双代”要求,把不硬性要求群众亲自到场办理的事项由包村干部带到乡上来办理,把能够更好地方便快捷服务群众的事项带下去,省了村民不少跑路时间,这样“带下去”和“带上来”既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密切了干群关系。这也是巷道乡实行站所代理机制,探索社区化服务的一个新途径。
硬抓手打造真正服务型政府
“巷道工作法”受益的是百姓,制约的是干部,推进的是工作,树立的是形象。工作法实施的同时,乡上还在乡领导和干部工作分工的基础上,实行业务工作“AB岗”责任制,以领导和干部分工为依据,将业务职能相同或者相近的领导和干部设置两个岗位,A岗承担人为该职位的责任人,B岗承担人为该职位的备岗责任人,当A岗承担人因出差、开会、休假等情况离岗期间,由明确的B岗承担人代替其履行职责,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如今,该乡乡镇干部相同的感受是,再不用“看”干部、“找”干部了。岗位、责任、工作逐一落实到人头,从前需要“看”着干的工作,现在有了制度的约束,人人树立起了责任意识,处处一派赶超比拼的景象。
“巷道工作法”之所以能推得开、有成效,不只出发点是亲民为民,更重要的是对每个乡干部是否主动作为、是否参与中心工作、工作状态如何、工作成效怎样,都要抒分考核,月月汇总通报,年底依此评优晋级,而且抒分的权力在乡镇干部服务对象。今年,为了检查干部包村工作成效,乡上按照全员、全过程、全天候考核制,采取“一季度一观摩一汇报”措施,每季度组织联村包户干部、村书记、村主任和村民代表在全乡13个村进行观摩,看项目、听成就、找差距、学经验。观摩结束后,由观摩者根据各村发展情况、村镇面貌等方面打分,排名靠前的村社在全乡进行表扬奖励。活动一开始,各村村干部顿时压力巨大,“要是自己的村干得差,观摩汇报的时候真是脸上挂不住!”东连村村书记胡宗仁说。一时间,各村找项目、促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第二季度观摩时,各村工作都有了空前推进:规模不断扩大的连片日光温室和养殖小区彰显着主导产业的强劲势头,一个个标准化住宅小区的建成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巷道工作法”犹如春风化雨般润泽着群众的心田,也激活了巷道乡的发展活力。而今,巷道乡在人们印象中渐趋渐浓的,不仅是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面貌,还有政府不断跃升的服务水准,一个基层服务型政府正在崛起。
新闻推荐
——高台着力构建廉洁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纪实
高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