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几个误区
为什么一些地方旅游品质非常好却得不到游客的认可?为什么有些景区旅游人数在增加而消费却上不去?笔者认为,当前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在品牌定位上,一味追求高端化。过分追求高端化会把占社会消费主体的中低收入者挡在美丽的“玻璃门”之外,造成曲高和寡、可望而不可即的现象。社会是一个高中低收入者共存的多元化消费主体,品牌的定位除了面向高收入者,打造一些高端的产品外,也应该培育更多的适合中低收入者消费理念、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
误区二:在旅游营销上,过分强调赛事活动。一些景区只是想通过单纯的活动、宣传把游客吸引过来,把景区这个产品卖出去,而没有从游客消费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吸引游客注意力,提高游客满意度。且一些活动并没有把观赏性与参与性、趣味性与互动性、娱乐性与文化性、节庆赛事活动与长期系列活动结合起来,游客成了寂寞的“看客”,出现了“冷热不均、走马观花”的情况。
误区三:在发展模式上,各自为政缺乏合力。从主观上讲,游客购买的是一个线路产品,是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必然要求景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网。但有些旅游景区与景区,景区与旅行社、景区和宾馆及其相关行业,实行单打独斗式的策略,无法进行整体营销等而导致各景区、各行业间缺乏合作,不仅增加了营销的成本,而且限制了旅游的外延,无法形成链式化发展格局。还有一些景区总认为营销是政府的事,是旅游部门的差,不属景区日常工作的范畴,不主动去策划、去实施、去推广,甚至在举办各类营销活动时被动应付。因此,应成立旅游营销联盟,走抱团发展道路,从更高、更广、更宽的视角去共同拓展市场,拓宽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以“大旅游”、“泛旅游”的气魄谋划旅游形象和旅游产业结构,才能使之成为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误区四:在产品培育上,把特点当作卖点。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消费产品,不仅在于视觉上的享受,更在于身心及其他感官方面的体验。在现实旅游开发中,往往把特点、卖点、买点混为一谈,把特点当作卖点来对待,重视了特点的塑造,而忽视了卖点的打造,最终造成了看点有余而卖点不足的现象,无形之中减少了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缩短了旅游消费链条,造成了旅游效益提高与游客数量增长不成正比。“特点”有时虽与“卖点”会重叠相同,但卖点一定是特点的高度提炼和深度挖掘,一定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打造的兴奋点,一定是在搞好市场定位和品质定位的前提下打造的“卖点”和“亮点”。
误区五:在开发建设上,过分强调基础设施。在一些景区,往往是在道路、接待中心、宾馆饭店等方面投入多,而忽视了旅游工艺品生产、新产品开发、纪念品销售。特别是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桥”等景观、景点建设方面文化元素的渗透还远远不够,不能满足游客在身心等多方面的需要。
(作者系高台县副县长)
新闻推荐
高台县大力发展宜居宜游产业绿柳、湖水、小舟,秋天的高台县大湖湾景区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色。近年来,高台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宜居宜游产业,先后建成水之印广场、水如意生态园、...
高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