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转身”当农民
本报通讯员 张国福
高台县宣化镇的侯垠伏经营着200亩地和一个300多只羊的养殖场,这个农场主,却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学生。
见到侯垠伏时,他正在养殖场里和家人一起剪羊毛,麻利的动作,一点不比其他人逊色。
2005年,侯垠伏从河西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外面漂了五六年后,他回到农村当起了农民。“对自己的定位要准,要知道自己能干成什么。”侯垠伏认为,“如今农业的发展前景很好,创业起点低,加上县里对规模种、养殖都有扶持政策,创业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2011年11月,侯垠伏投入了打工攒下的18万元积蓄,又筹资24万元,从山东引进了160只小尾寒羊和杜波绵羊,开始创办他的家庭农场。“我家里本身就有200亩地,父母亲上了年纪经营不动了,我决定回来搞种植、养殖。”侯垠伏说。
回乡当农民,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不论是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是艰难的转变。一开始,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引进的种羊不适应本地水土等原因,死了近60只。
面对村里人怀疑的眼神,侯垠伏没有放弃,他不断地查阅资料,请教畜牧专家,最终让饲料配比、养殖防疫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如果真连一群羊都养不好,200亩地都种不好,我想自己干其他事也不会有啥前途。”说起以前遭遇的打击,侯垠伏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实践,侯垠伏的养殖场步入了正轨,今年春天产了180多只羔羊,养殖规模也扩大到了300多只,农场的经济收入达到了10多万元,成为村子里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现在,侯垠伏经营的200亩地,除了种饲草外,还种了制种葵花、番茄等经济作物。
“既然选择了回来当农民,就要当一个出色农民。”侯垠伏说。在他和家人的努力下,侯垠伏去年不仅在县城买了楼房,还开上了小汽车。“只要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和创业的方向,就业就不是难事,只要脚踏实地地干,成功也不是啥难事。”说起从大学生到农民的转变,侯垠伏颇有见地。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这就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我打算以农场为依托,把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循环生态农业,走一条集约化种养的路子。”采访的最后,侯垠伏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新闻推荐
在鲜花掩映下的高台县骆驼城乡怡馨嘉苑小区凸现美丽乡村在鲜花掩映下的高台县骆驼城乡怡馨嘉苑小区凸现美丽乡村。今年,高台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集镇和中心村农民住...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