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瑞云
高台县巷道乡东联村镇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引擎”作用,积极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帮助农民解决经营方式分散等难题,助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该村共有土地2400亩。去年村里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组织人员把1000亩土地整合连片,配套完善田间沟渠,今年将整合后的1000亩土地流转,和酒泉两位客商签订了一年合同,每亩流转费用高达900元。连片流转的土地种植甘蓝、洋葱等高原夏菜,被租地农户还可参与田间管理赚取劳务费,能拿到双份钱,每亩地收入超过了千元。
对于村里其他未流转的土地,东联人决定种植玉米和饲草,促进养殖业发展。村委会和村民共同集资500多万元,集体办起了瑞泽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饲草基地500亩,并成立了监事会、理事会、购牛议价小组等机构,负责合作社运行和监管。合作社会员每户在社里入股3至5万元,收益不低于0.8%。目前,合作社养殖小区一期工程已完成,存栏肉牛400多头,运转顺利,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在养殖小区门口,村民选举的7名牛场购牛议价代表正忙着为养殖小区购进肉牛。议价代表之一的四社村民胡自泽说:“从6月3日开始购进肉牛,至9日已经购入130头牛。”
村支部书记胡宗仁说:“村里集体发展牛产业,今年的目标是养1000头牛,实现一年人均1头牛。三年养牛总量达3000头,人均养牛3头。将来牛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我们要让村里人都要享受到合作社带来的福利。”
三社村民段绪仁告诉记者,自己家养了20头肉牛,除入股村里的肉牛养殖合作社,还报名集资了村里新建的住宅楼,准备年底搬进新房。段绪仁所说的新房,就是该村正在南湾富民小区建设的6幢204户小康住宅楼。随着土地流转,东联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随之发生了转变。农民耕地流转后,全村1000多人中有400人常年进城务工,每人年收入达2.5万元以上;300多人就近务工,每人年收入8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收入1000元、养殖合作社收入1000多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东联村1000人入住小康住宅,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高原夏菜1000亩,新增肉牛1000头,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的“四千一万”发展梦想正逐渐变成现实。
巷道乡党委书记万更乐说:“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生活方式转变。现在东联村人一心一意创业,凭能力经营,生产方式逐步开始向养殖、进城务工、第三产业转变,生活方式也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
“做好老百姓的事业,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业。通过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民合作发展,把全村人的心聚在一起,事情就能做成功,我们的发展目标也一定会实现。”胡宗仁说。
新闻推荐
杜军 6月7日,星期五,高考的第一天。早上6点半,年近七旬的母亲已开始准备早饭。姐姐收拾家务,姐夫已出去采买。只有儿子睡觉的房门还关着,大家都轻手轻脚的,怕影响到还在梦境中的儿子。7点30分,妻子轻...
高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