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新
关于“腿”的语言真不少,比如,有得意洋洋的“二郎腿”,久治不愈的“风湿腿”和“老寒腿”,行走如驰的“飞毛腿”,瘦弱细长的“麻杆腿”,变形扭曲的“罗圈腿”,武功超群的“功夫腿”,依仗权势得志的“抱粗腿”,膘肥体壮的“猪大腿”等等,不一而足。
在这个世界上,喜欢写腿并大声赞美腿的人不多,除了美女们那两条精心爱护的玉腿和像卷蛇一样的双臂,还有谩骂那些依仗别人而得志的“抱粗腿”者外,人们更钟意于手和手的意象,像黄色的火焰,像虬然的松枝。这里主要解读的是老年人的“第三条腿”,即,有形的拐杖和无形的精神。
古希腊神话有个谜语: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是何物?谜底是人。因为,人在婴儿时四肢爬行,长大后两脚步行,年迈时依杖而行,多了一条腿。这个幽默、智慧的命题,既形象地反映出人一生的生理变化,也是宇宙万物正常发展变化的规律,谁也不能例外。
人无论大小,只要直立行走于地球上,都需要两条腿去支撑重量,去走完人生的旅程。所不同的是娃娃的腿,在房间里爬来爬去,青年的腿,走南闯北,远走四方,老年人不良于行,只能拄着拐杖活动。说明人老力衰是生命的规律,一个人,年事愈高,其活动半径愈小,而半径愈小,活动的范围也愈小。两条腿玩去了,三条腿留守看家,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人的衰老常从腿开始。据说袋鼠幼年时四肢着地,长大后学会了蹦蹦跳跳地两脚走路,累了便把一根尾巴支在地上,因为三个支点是物体保护平衡的最佳结构。但人“晚年的三条腿”却似乎还没有着落。在生活中,许多老年人虽然表面上没有拄有形的拐杖,有的可以用轮椅替代。实际上他们是有拐杖的,那就是无形的“精神拐杖”,有时候这一条无形的“腿”还具有有形之腿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使一个爬行的人奇迹般地振作起来,人的神奇之处在于将这条腿“形而上”地、虚化地保存下来。只要我们拥有精神拐杖这“第三条腿”,老年生活也一定会幸福、美满。
人一天的生活,离不开走路,而走路,腿是人类行走的唯一器官。即,走路依靠腿,腿有劲,则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腿乏闲,想走,走不多,行不远;腿有病,不能走,无法走。但是,当社会一步步走向文明后,“走路”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质的飞跃且日益丰富多彩。比如,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腿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加强和延伸,甚至发展到了近乎神话的水平。然而,具有广泛意义的“走路”,并不取决于腿的强弱和有无。众所周知,张海迪自幼高位截瘫(实际上等于无腿),却用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信念,使生命之树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迈向人生顶峰的铿锵足音使四肢健全的正常人汗颜。她告诉人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走路贵在靠自己,靠腿更靠“心”。同时,走路,仅靠亦步亦趋地模仿是不行的,要想“一路走好”,上自国家社稷,下至平民百姓,最可靠的方法还是“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 (作者:高台县委党校)
新闻推荐
茹建勋 老王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两年前他老婆得了一场重病,欠了一屁股债,两个女儿还在读小学,日子过得紧巴巴。听说全省正在开展“联村联户”活动,还有一个姓张的干部和他结成了帮扶对子,但是老王从...
高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