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温室蔬菜管理、收获的关键时期,在高台县川区乡镇的温室蔬菜连片示范点上,随处可见农事“钟点工”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帮助种、养大户解决用工燃眉之急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
王秀琴是该县宣化镇贞号村一社农民,自家承包了30多亩地,种植制种玉米等夏秋作物,冬闲时节,她就到附近的农场或种植大户处打工。这几天,她在种植大户孟学林的温室里干起了农事“钟点工”。“冬闲时节在温室里打工,一天能挣70元,收入很好”,王秀琴告诉记者。记者从县劳务部门了解到,每到冬季,该县像王秀琴一样从事农事“钟点工”的群众有1000多人。
近年来,该县积极鼓励农村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全县农村种植、养殖大户日益增多,每当农忙季节,急需短期务工人员来务工,农事“钟点工”应运而生。
去年,宣化镇农民孟学林流转土地100亩,建起连体日光温室,搞起温室蔬菜种植,自家还经营一台挖掘机,种植、经营两头跑,但他对劳力问题一点也不发愁。“我们种温室蔬菜最忙的时候在元旦到春节期间,周边的村民正值农闲,她们抽空来打工,在帮我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双方都有利。”女主人方玉花告诉记者。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一些留守的村民在空闲时间选择就近务工,干的仍旧是老本行,轻车熟路,每月做十天半个月,收入达上千元。这样既不用出门来回奔波,还能照顾家、增加收入,一举两得。”县劳务办主任郭建红说。据了解,“钟点工”绝大部分实行“日薪制”,工价在60到100元不等,聘用比较灵活,这些因素是其受到群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郭晓芸 春节前夕,高台县各乡镇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带着医疗器械深入各村,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给老人们送上了一份贴心的新春礼物。 在罗城乡花墙子村村委会,乡卫生院的8...
高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