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武开义郭晓芸
登上高台县大湖湾风景区的魁星楼极目远眺,曾经风沙肆虐、黄沙漫天的西沙窝,如今风息林茂,在良好的生态植被覆盖下,绵延起伏的沙丘生机无限;县城北郊昔日人人掩鼻的城市生活垃圾场,如今已嬗变为令人流连忘返的黑河湿地公园……近日,在高台黑河湿地公园成功晋升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后,该县又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这充分彰显了该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新城建设,通过植树造林、抗风阻沙、生态恢复保护等系列生态建设工程,使绵延戈壁变绿原,让茫茫荒滩成绿洲,描绘出一幅绿色崛起、生态文明的崭新画卷。
健全投入机制激发建设热情
该县把生态建设任务纳入县乡两级工作目标,建立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具体地段和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生态建设运行机制。同时,项目带动、政策推动,不断健全生态建设投入机制,全方位、多层次、不间断地抓林业项目争取,近5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近亿元,每年用于生态建设的资金、物资、劳力投入达5000多万元。县上建立育林基金投入造林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县内外有志之士、企业团体投资造林绿化,通过土地无偿划拨、免征土地使用税等措施,在资金上扶持、技术上指导,涌现出柴在军、赵国福等一大批个体造林大户。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逐年高涨,近5年全县完成各类造林3.67万亩,栽植苗木971万株,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达7.5万余人,尽责率达95%以上。
聚焦发力重点打造宜居宜游
该县大湖湾生态新区由新城区、黑河湿地公园及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三部分组成,概算总投资19.65亿元。自2009年启动黑河湿地公园建设以来,已形成东区“曲水”湖区、橡胶坝库区、红西路军纪念林区三大景观;西区开工建设跑马场、汽车自驾营、烧烤营等项目,成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该县全面加强2.95万公顷湿地保护,先后修建湿地管理站、候鸟疫源疫病监测点和瞭望塔,通过设置围栏、制作宣传碑、埋设界桩、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等形式,形成了保护湿地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全面推进园林县城建设,采取见缝插绿、见空补绿、垂直挂绿、破墙透绿等措施,组织实施10万盆鲜花进县城工程,建成红西路军纪念馆、月牙湖公园、大湖湾风景区及县府街、安居小区等多个绿化亮点,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3050.1亩,绿化覆盖率达4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9平方米,全县9个乡镇驻地平均绿化覆盖率达37.8%。
开发保护并重构筑生态屏障
该县以被列入国家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为契机,持续推进“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绿洲”生态发展战略,先后编制完成高台县生态文明工程、三北工程建设、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多项大型规划,保证了生态建设的连续性和科学性。 (转二版)
—
新闻推荐
高台讯(记者张国福)高台县强化宣传引导,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落实到位。2012年,该县投入强农惠农资金总额达1.79亿元。该县财政部门全面兑付粮食、农资和良种补贴3561万元,...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