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玉龙张国福
盛夏,骄阳把热力“无私”地倾泻在大地上。高台县巷道乡元号村钢架大棚建设点上,建设场面似盛夏一样火红。“这是流转村民的土地,规划建设100座钢屋架大棚,目前已在路西建成50座,全部种了番茄、茄子、韭菜、四季豆等蔬菜,路东的50座现在正在建设,到秋天就可以种了。”村支书蒋兆军对记者说。这个村过去主要发展玉米制种等常规作物,种菜还是头一回。村民没有蔬菜种植技术怎么办?蒋兆军自信地说:“我们有合作伙伴,是种菜的行家”。说话间,一个30多岁的汉子从大棚里走了出来,他正在给村民讲授大棚西红柿田间管理技术。蒋兆军介绍说,这是村上请来的“土专家”郑海国,是该乡南湾村的蔬菜种植户,也是有名的致富能手,种温室蔬菜已有近20年了。“老郑为人好,今年开春,他手把手教大伙种植技术,有几棚幼苗都是老郑无偿提供的,还帮我们引进了新品种。”村民们对记者说。
正是他的到来,元号村的两委班子坚定了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去年,他带着建筑队修村卫生所的时候,刚换届的两委领导在闲谈产业发展时,发现流转土地建温室种蔬菜双方都能从中受益,于是村干部和老郑带头流转土地建起了第一批50座钢屋架大棚,郑海国自己投资8万多元建了17座,其余的30多座是由村干部和8户农户建的。
“这50座三月份定植的大棚,再有不到一个月就可以上市了。”元号村农民杨万贵指着路边的连片大棚对记者说,今年的菜价好,这棚西红柿最低可收入6000元,老郑还给我们说,像这样的钢架大棚一年能种两茬,早春茬种精细蔬菜,秋茬种叶菜类,这样一座大棚一年最少也能收入1万元。有郑海国这样的能人帮我们,致富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巷道乡党委副书记郑尚勇告诉记者,在全乡2600多名致富能人的带领下,全乡设施农业发展到7160亩,种植蔬菜2.42万亩,规模以上养殖户1138户,牛2.6万头、羊6.7万只、猪15万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18元。
新闻推荐
——古甘州民宅火患清剿周年有感(二)
高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高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