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艳玲和父母在一起。
父亲肢体残疾、母亲听力残疾、弟弟听力语言残疾,全家四口人中三人为残疾人,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长,蒲艳玲今年高考仍取得了理科538分的好成绩。基于家人受病痛折磨,蒲艳玲第一志愿填报宁夏医科大学。立志学医,个中深意也许只有蒲艳玲明白。
父母弟弟三人残疾
高台县以西约25公里的黑泉乡为市级“文化之乡”。6月26日,本报“利群阳光直通车”辗转来到黑泉乡永丰村六社蒲艳玲家,由于提前电话联系过,蒲艳玲和父亲蒲文建早已迎候在家门口。
见面握手之时,记者没有发现蒲文建身体的异样,然而进门的时候,记者才发现蒲文建走路有点跛,而与蒲艳玲的母亲交谈也需要大声。落座后,蒲文建从柜子里拿出了几本残疾证。据蒲文建讲,自己为肢体残疾(小儿麻痹),妻子为听力残疾,蒲艳玲年仅12岁的弟弟由于小时候打针导致听力语言残疾,目前在张掖市聋哑学校上学,全家唯独蒲艳玲身体正常。
记者采访时,几位村民闻讯进屋,“这样的家庭能考出一个大学生实在不容易,是不幸中的万幸。” 其中一名村民对蒲艳玲能够考上大学由衷地发出感慨。
学费成上大学的“拦路虎”
虽然家里有3人残疾,但“身残志坚”用在蒲文建身上恰如其分,蒲文建用残疾的身体为这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
蒲文建告诉记者,他家有5亩耕地,仅能解决全家温饱问题。“再苦不能苦了孩子”,蒲文建把家里的农田全部交由妻子侍弄,自己远赴新疆打工挣钱供养两个孩子上学。然而,身体的不便导致蒲文建不能干重体力活,同样辛苦一天,挣的钱却只有别人的一半。即便如此,蒲文建仍然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因为他心里清楚,如果自己不坚持,两个孩子就没有学上。
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得知女儿取得优异成绩,蒲文建特意请假回到高台帮助女儿填报志愿。然而,喜悦过后,蒲文建却又困惑了,家里虽然没有欠债,但由于供两个孩子上学,全家每年的收支基本平衡,如今女儿要去外地上大学,花费肯定要比以前多,再加之今后高昂的生活费,自己打工挣的钱肯定远远不够,因此这又成了孩子上大学的“拦路虎”。
贫寒学子立志学医
蒲艳玲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采访时她告诉记者,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为什么要学医?这个问题蒲艳玲甚至连父母都没有告诉,然而面对记者,她道出心中的“秘密”。一来考虑宁夏离家较近,花费相对少一点,因为自己和弟弟现在上学已经让这个家不堪重负,她不想因上大学再加重父母肩上的担子。更重要的原因是蒲艳玲切身体会到残疾、病痛给家里的3位亲人所带来的伤痛,她希望将来学成之后,能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和更多的伤病患者减轻痛苦。
文/图 本报记者 曹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卢伟山)2012年中国甘肃丝绸之路汽车越野拉力赛将于9月25日至29日在张掖市高台县举行,届时国内十余支车队的60辆赛车将云集高台,一决高下。 本届拉力赛设专业...
高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