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新闻 山丹新闻 民乐新闻 临泽新闻 高台新闻 肃南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张掖市 > 高台新闻 > 正文

千座坟地换得百亩良田

来源:张掖日报 2012-05-01 08:10   https://www.yybnet.net/

高台积极倡扬以“惠民、公益、绿色、人文”为内涵的现代殡葬,大力转变群众传统丧葬观念,引导群众厚养薄葬,革除旧俗树立新风——

本报记者陈文宝田玉龙郭晓芸

今年清明节前夕,高台县群众一改往年到各自耕地的坟头祭祖的旧俗,纷纷到县乡村公墓区、集中安葬区祭扫。巷道乡东湾村农民殷大国在前往南华滩公墓区祭祖时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村的坟都在自家承包地里埋,耕地上坟头林立,不但占去大量耕地,耕犁种地也很不方便,现在把坟墓迁到了公墓区,由县上统一规划管理,阴宅环境也好了,祭扫也方便了。”

南华镇先锋村有76座坟地位于正在建设的铁路线附近。去年,该村群众积极响应全市开展的殡葬改革集中整治行动,主动将影响环境、占用耕地的坟墓迁到了集中安葬区。“坟区集中起来好,耕地上这里几座,那里几座,乱糟糟的太影响环境,现在县上规划墓区,进行集中安葬很有必要。”先锋村支部书记张建明如是说。

在该县南华镇南岔村,六社农民张立的家族墓地在村林场,沿习埋了9代,已有300年历史,66座坟墓不仅在312国道附近,而且离居民点很近。在殡葬集中整治中,他和叔伯兄长一起商量,将66座坟墓全部搬迁到了南岔村的公墓区。如今,搬迁坟墓腾出来的地方已全部开成了耕地。3月28日,记者采访时,张立告诉记者:“我们这几天正商量着要去上坟哩。”据南岔村支部书记白爱新介绍,全村像张立家这样的墓地在村里耕地上随处可见,去年全村搬迁的坟地就有250多座。“搬迁了好!尤其我们村沿着312国道线,路边都是坟地太影响村容村貌,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我们本地人,平时走在路上看到坟地都有些瘆得慌,夜里行路还有些担惊受怕。”白爱新说。

“把坟墓从地里搬迁出去,腾出耕地不说,种地、犁地、浇水都方便多了。”巷道乡东湾村三社农民杨宏亮刚过完父母过世三周年的忌日,便积极行动,主动将祖辈们的坟墓搬迁到了村里的集中安葬区。

如今,行走在高台县的乡村道路上,以往“坟头墓地傍路走,田间地头坟连坟”的现象已消失不见,这都得益于该县开展的殡葬集中整治。近年来,该县将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常抓不懈,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摈除陈习旧俗。去年,该县全面启动殡葬集中整治活动,将实现“惠民、公益、绿色、人文”为内涵的现代殡葬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县的重要举措,从转变群众传统丧葬观念抓起,倡导厚养薄葬,倡树殡葬新风。整治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已整治、迁移“三沿六区”内坟墓6544座,腾出耕地303亩。曾因乱葬滥埋影响环境、影响耕作、阻碍发展的坟地,如今已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良田。

为从源头上治理乱埋滥葬现象,节约土地,保护环境,该县在8个乡镇选定荒滩荒坡地划定乡村集中安葬区57处,投资修建县级公墓区2处。同时,为方便群众到公墓区祭祖,该县在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等传统的祭祀日期间,开通公交车专线为群众服务。绿色殡葬、文明祭扫在高台已蔚然成风。

新闻推荐

国家体育总局调研组来张掖市检查指导工作 卢琼华余锋陪同

卢琼华余锋陪同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千座坟地换得百亩良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