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高台县巷道乡东联村全体村民以抓阄的形式承包了村集体土地。为便于机械化耕作,去冬今春,这个村的村民们再次以抓阄的形式重新集中分配土地……
再次抓阄 田地集中连片
炎炎烈日下,正在地里除草的高台县巷道乡东联村四社68岁的胡耀林汗流浃背。胡耀林告诉记者,30年前分配土地时,通过抓阄他家分到了10.4亩耕地,全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这10亩多地分散在5个地方,浇水、耕种都不方便。今年春上,村里又一次抓阄分地,他家的10.4亩地全集中到同一个地方了。“土地集中在一起,便于耕种,节约时间。”胡耀林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普及和提高,以前分散耕种的土地非常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就拿收割小麦来说,收割机刚启动却发现已到了自家地块的尽头,掉头很是不便。为此,今年,村里将每家的土地集中成一片,大型农机具也能施展“拳脚”了。
重新分配 利于机械作业
东联村党支部书记胡宗仁介绍说,当年进行土地承包时,因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力为主,再加之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全村的土地要平均分配到各家各户就得综合考虑水、肥等因素,只能搭配后进行分配,这样才能体现出公平。然而,这样分配的后果就导致了各家各户的耕地均比较分散,分布在了不同的地方。现在这种零散的形式已不能满足群众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作的要求。随着几十年的耕种改造,如今渠系配套已完善,土地肥水条件基本相同,群众要求按照土地流转的政策集中土地后进行再次分配。
胡宗仁告诉记者,此次流转整合土地涉及全村4个社,2000亩土地以抓阄的方式进行了第二次分配,分配面积占全村总耕地77%。使每家每户在原有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原先分散耕种的土地集中在一起耕种。
田地整合 省时省力更省钱
胡宗仁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土地分配的公平、公正,村上先后召开多次群众会议,听取建议意见,在如何分配土地的问题上,群众一致赞成30年前大包干分地时的老办法——抓阄确定分地的先后顺序。
村民胡其运家耕种8亩地,只有农忙时节他才回家,其他时间在县城务工。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全家收入10万元,种地收入只有2万元,大部分来自务工收入。如今,土地集中连片后机械化作业,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外出务工,收入也大大增加。村民胡廷福欣喜地说,他们家的土地集中后一年至少省30多个人工,今年犁地比往年少花两三百元钱,种地也更轻松了。
本报记者曹勇 通讯员田玉龙 张国福
新闻推荐
本报张掖讯(记者曹勇)自用车辆在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的情况下,擅自拉载乘客并且收取费用,高台县运管所暂扣车辆,作出罚款5000元的交通行政处罚决定。车主蒋某以运管所“...
高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