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菊梅为婆婆梳头。
丈夫和公公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严菊梅的身上,既要照顾龙凤胎儿女,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2年多时间里,虽然有十多位提亲者慕名而来,却都被严菊梅“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吓跑了。2008年,终于有一个人出现,与严菊梅结伉俪之好,并且接纳了她的婆婆和孩子。如今,这个6口之家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公公丈夫相继离世
3月5日上午,高台县。在新建南平房区的一个小院内,38岁的严菊梅站在火炉旁帮64岁的婆婆王雪琴梳头。婆媳俩有说有笑,因前一天降了雪,虽然室外非常寒冷,但室内却暖意融融,严菊梅的3个子女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丈夫夏先生也外出打工了。
“我的这个儿媳妇比女儿还亲呢。”提起严菊梅,王雪琴乐得合不拢嘴。
王雪琴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酒泉, 结婚后生了一个儿子。1993年年底,儿子与严菊梅结婚,婚后小两口和和睦睦,严菊梅对公婆孝敬有加。1995年1月,严菊梅生了一对龙凤胎,更令这个家庭喜上加喜,一家人很和睦。
但是,这样一个和睦家庭随着后来的变故而发生了变化。2000年,严菊梅的公公因心脏病去世,2006年,丈夫又因脑梗塞离开了人世。几年间,生活失去了原来的色彩,家里婆媳俩相依为命,还得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的担子全压在了严菊梅身上,为了生计她做起了赶集的小买卖。为了能够在乡镇集市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她每天早早起床,安顿好孩子和婆婆一天的生活后,拿着几大包食品搭乘别人的货车,早早赶往有集市的乡镇摆地摊,婆婆在家负责给两个上学的孩子做饭。就这样寒来暑往,严菊梅在婆婆的帮助下艰难维持着家计。
婆婆劝儿媳改嫁
“别人赶集摆地摊都是夫妻搭档,互相有个照应,严菊梅却是一个人,且搭乘别人的客货车必须坐在货车车厢里,冬天冻得瑟瑟发抖,夏天晒得汗流浃背,但她从来不在我跟前叫苦。”严菊梅所受的苦,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婆媳俩互相关照着,心贴得更近了。严菊梅摆地摊的时候,每天很晚才回家,随便扒拉两口饭就进入了梦乡,而第二天一大早就又早早收拾出门了,睡在隔壁房间的王雪琴却整夜整夜难以入眠,她暗暗决定不再拖累儿媳。
“菊梅啊,你还年轻,吃了这么多苦,要是有合适的人,你就带着孩子改嫁吧!”终于有一天,王雪琴说出了自己思考良久的话语。听到婆婆的话,严菊梅大吃一惊,虽然这样的话邻居也多次说过,但严菊梅却一直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她担心自己如果改嫁了,孤苦的婆婆该怎样生活。“妈,您放心,如果我要改嫁,其他事情都好说,但有一点,那就是我要带着您和孩子一起改嫁。”严菊梅坚定地说。
带着婆婆找郎君
“严菊梅要带着婆婆改嫁。”街坊四邻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为严菊梅对婆婆不离不弃的精神感动的同时,也都为此担忧。“带着孩子改嫁,或许还有人能够接受;带着婆婆和孩子一起改嫁,老的老、小的小,愿意接受的人恐怕没几个。”严菊梅的一位邻居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虽然困难,但严菊梅改嫁的条件始终不变。“如果对方不能接受我的婆婆,我宁可不嫁。”好心的邻居开始四处张罗着为严菊梅“物色如意郎君”。在丈夫去世后的两年时间里,先后有十多位男士提亲,但最终都因为严菊梅坚持要带着婆婆而却步。
2008年,因妻子去世而独自抚养一个女儿的夏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严菊梅,两个不幸的家庭有着相同的遭遇,两个人在承受了家庭变故的沉重打击之后,对于“家”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交往一段时间后,带着女儿四处打工的夏先生入赘到了严菊梅家,两人对于这个新组合的家庭,都充满了希望。
组合家庭其乐融融
刚结婚不久,严菊梅的两个子女对夏先生比较排斥,见面也不叫爸爸。但夏先生将自己的父爱毫不吝啬地“平均分配”给了三个孩子,衣服买三件,好吃的买三份。经过2个月的亲情感化,严菊梅的两个子女终于排除了隔阂,开口叫了爸爸。“如今见到爸爸还非常亲,有时还爬到怀里撒娇呢。”严菊梅对于自己两个孩子的改变深感欣慰。
对于这个新组合的家庭,王雪琴更是赞不绝口。“他做事和亲生儿子一样。”提起夏先生,王雪琴笑了。2011年1月10日,王雪琴腰椎骨折,需要住院治疗,夏先生背着王雪琴上楼,端水喂药伺候周全。“你的儿子可真孝顺啊。”听到同病房的人称赞夏先生,王雪琴心里乐开了花。
“以前残缺的两个家庭经过组合后已步入正轨,如今这个家庭在外人眼里,根本看不出是个组合家庭。”高台县建南路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文/图 本报记者 曹勇
新闻推荐
价值800万元的赛车。本报首席记者 卢伟山 摄 本报高台讯(首席记者卢伟山)原定于26日发车的2012第四届丝绸之路汽车全国越野赛,由于部分参赛车辆无法在环塔拉力赛结束后准时赶往...
高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