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为一部巨著,值得夸赞之处太多了,今天,我就只来说说自己的一点浅薄感受吧。是关于文中的铺垫与暗示。
按一般的写作常理来说,小说应是这样开头“话说在并无年代可考的某朝某代,金陵有一显赫之家,名为贾府……”然,作者另辟蹊径,从一块石头说起,让其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形式贯穿故事。这样能使整个故事更为连贯,而且,这块石头似乎也暗示了曹雪芹本人就是一块不容于世的石头,一个身在其外,冷眼看封建家族、甚至整个封建社会腐朽没落的人。
在第五回,作者用整整一回的笔墨为我们作了一个铺垫。《金陵十二钗》正副册中,介绍了故事里主要的女性角色及她们的形象,而后十二篇又交代了这十二个人各自的结局。这就像是对后面情节的一个精要概括。乍一读,感觉毫无道理可循,为什么作者要在这里铺垫这些?当你读完后面的内容再回过头来看这一回时,才能感受到这般铺垫安排的精巧之处。
在第十三回中,王熙凤在梦中得到了秦可卿的暗示。秦可卿言:“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这暗示了贾家最后的败落,人财俱散的悲惨结局。秦可卿还对王熙凤说:“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这是在暗示王熙凤本身。王熙凤心狠手辣、阿谀弄权,掌管着整个荣国府,自以为高高在上,最后却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而作者给秦可卿的判词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暗示了秦可卿之死即宁府“造衅开端”的标志,一方面揭露宁府的腐朽,另一方面暗示贾家的衰落之必然。一个情节,三个暗示,可想而知作者构思之妙。或许,这也是《红楼梦》那么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指导教师孟媛)
新闻推荐
1月24日,市民正在荆河路附近的一家超市选购碗筷。滕州市素有春节添碗添筷的年俗,特别是老年人更加注重过年添碗添筷,认...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