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梅正在陪老人聊天
陈玉梅正在为老人理发
融媒体记者朱艳文/图
今年43岁的陈玉梅是新盈泰宾馆部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同时,她还有着另外一个不为众人所知的身份——免费理发师。
15年来,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每个月她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前去养老院“赴约”,为老人们精心理出精神利落的发型,再陪他们聊聊天,她也被老人们亲切称呼为“小陈闺女”。
一次偶然,走上义务理发路
“剪完头发舒坦多了,小陈不仅免费给我们理发,每次还给我们带来水果、零食,对我们真是太好了,不是亲闺女胜似亲闺女啊!”近日,在荆河街道养老康复中心内,一位刚理完发的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这天,陈玉梅又一次带着理发工具来到康复中心,15年来,每个月的“理发之约”是再忙再累都不能耽搁的日子。
2005年,陈玉梅在滕州市新盈泰生态园工作,由于有着不错的理发手艺,她顺理成章地成了温泉部的一名理发师。工作中,她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为老人精心理完发后,老人的心情十分激动,握着她的手连连道谢。他告诉陈玉梅自己来自荆河街道养老康复中心,平时理发很不方便,身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理一次发就更麻烦了,因此,按时理发成了养老院里所有老人的奢求。
听了老人的一番话后,陈玉梅十分震惊,“上门为老人免费理发”的念头浮现在脑海中。整理好理发工具后,她向那位老人表态:“以后啊,您不要跑这么远来找我理发了,我亲自去养老院为您和其他老人理发!”
从那时起,陈玉梅就成了荆河街道养老康复中心的“特约理发师”。
一把剪刀,传递爱心与温暖
一开始,去养老院义务理发的日子并不是固定的,由陈玉梅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但是,几次理发后,她发现总会有些老人错过理发机会,要么有事外出,要么被子女接回家小住。为了让所有老人都能每月理上一次发,陈玉梅和养老康复中心的负责人商量,决定把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定为“老人理发日”。
从此以后,每到月末,老人们都会齐刷刷地坐在屋里等着,生怕错过了机会。这一天,无论多忙,陈玉梅都会在早上八点之前赶到养老中心。有时候,为了赶时间理发,她连儿子都顾不得接送,也来不及回家做饭。
陈玉梅清楚地记得,15年来,她有过两次爽约,一次是因为脚被摔伤,只能卧床休息,另一次就是在今年年初的疫情期间。“这么多年来,我觉得养老中心的老人们就是我自己的亲人,每个月去为他们理理发、陪他们聊聊天,就像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一样。”陈玉梅对记者说。
“小陈真是俺们的好闺女,每个月雷打不动地来给我们理发,也不嫌我们脏……”今年93岁的王秀华老人,在养老中心住了12年,提起陈玉梅,她连连夸赞。
一句承诺,用心坚守一辈子
“我们养老院的老人们都喜欢陈玉梅,有的老人行动不方便或长期卧床,她就到房间里为他们理发。老人们每个月都盼着她来,还不到月末,就念叨着‘小陈怎么还不来’。”养老康复中心护士长高华对记者说。
一句话一辈子,陈玉梅用真情与行动诠释着承诺的分量。“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把一件好事做到底。陈玉梅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同事们得知陈玉梅的事迹后如是评价,言语间流露出钦佩之情。
15年来,陈玉梅多次被单位表扬,还被共青团滕州市委授予2018年“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被共青团枣庄市委授予2019年“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只要我还有力气为老人们理发,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并且我的家人也很支持我。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人老了就需要别人的帮助、社会的关爱,我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他们做些事情,内心也是很充实、很快乐的。”采访最后,陈玉梅笑着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本报枣庄11月12日讯(记者米娜)为搭建山东省职业院校创新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新时代劳动教育实...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