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天气有些闷热。滕州市南沙河镇前辛章村72岁的村民狄秀武,和其他村民坐在自家院子里一边乘凉一边忙着加工草编。编绳穿梭,渐成精致物什。
“我嫁到前辛章村,一进门就跟着婆婆学草编手艺,这一编就是50年。”狄秀武说。
草编加工,在前辛章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全村1000多人有近200人会这门手艺,多为老年人。前辛章村党支部书记高箐里告诉记者,现在产品比以前美观实用,很快就能卖完。“原因除了常年积攒的名声之外,还得益于志愿服务队的帮助。”
高箐里口中的志愿服务队,名为“青草增晖”,是南沙河镇为了给前辛章村加工草编的年老村民提供服务而组建的。服务队里有十多位志愿者。
该村青工委主任高生是志愿者之一。“我们提供的志愿服务有草编原材料运输、品种更新、线下市场帮销等。”高生说,草编加工的原材料是麦秸,在小麦收获的时候,志愿者会引导和帮助村民用镰刀割麦秸,等晒干后帮着运送到村民家中储存。草编产品扩大销售,除了品质好外,品种也要与时俱进,所以他们就到淄博、临沭等地考察,学习新技术,回村后再手把手教给村民们。
“现在,村里的生产品种有馒头囤子、锅盖、煎饼框子、宠物筐等。”高生说,在志愿服务中,他们还注意对草编产品的宣传,帮助联系外地客商到村里收购。“我们和客商之间,基本每周会对接一次,让产品及时销售出去。”
“现在网购是很流行的购物方式,加上我之前接触过电商,就有了在网上销售草编产品的想法。”33岁的南沙河镇团委副书记于光彦说,这一想法被村民接受后,她便在淘宝开了一家店铺,平日负责上传产品,做产品介绍,以及店铺维护。
“接到订单后,我会及时将信息告诉村里,志愿者会帮助协调、发货。”于光彦说,现在网店初见成效,一月能接百单以上,店铺所有收益均归村民所有。
高箐里说,现在村里手艺人每人每天生产2到3个草编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人均年纯收入增加5000多元。
农村大众报记者张婷
通讯员徐琦胡宝娟
新闻推荐
近日,滨湖镇卫生院开展了消防安全主题活动。现场,医务人员不仅了解了火源种类、灭火方式及疏散、救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滕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滕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