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廖晗)10月1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粮食日,设立这一节日旨在唤起人们重视粮食,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粮食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浪费粮食的行为不可取。当前,人们的节粮意识如何?15日,记者走访滕州市一些餐饮店、学校餐厅发现,虽然多数人对世界粮食日了解甚少,但是在“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活动的倡议下,粮食节俭行为已成为一种风尚。
记者在城区一些餐饮店发现,顾客用餐后,桌上所剩饭菜寥寥无几,只有一些汤水。正在打包饭菜的市民郭先生说:“他和亲朋好友一块聚餐,大家吃饱喝足后,都提议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带回家,响应‘光盘行动’。”据一家餐饮店的林经理介绍,以前有些市民爱面子,觉着打包饭菜不好意思,现在受节俭风的影响,都觉得打包习以为常了。再说了,多数人都是吃多少点多少,有效杜绝了浪费现象。最明显的就是餐厨垃圾减少了,原来一天会达到2桶左右,现在也就1桶。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响应“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城区有些餐饮店在餐桌上摆放了“文明用餐反对浪费”的标语牌,起到了一定的提醒效果。“尤其是一些家庭聚餐,浪费问题明显收敛了,吃不了的饭菜大家都会打包带走,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了。”一家餐饮店的服务员如是说。
随后,记者走进了一些学校食堂了解饭菜浪费情况。在食堂的泔水桶摆放处,记者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有所减少。记者粗略统计,30余名学生中仅有4人留有剩饭菜。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说:“以前泔水桶都装得满满的,现在剩饭剩菜减少了,这与学校教育、饭菜口味改善都有一定关系。”
但是,有些地方依然存在饭菜浪费问题。10月份是结婚季,很多年轻人在这个月喜结连理。在婚宴上,餐饮浪费问题比较严重,由于饭菜量大,上菜时间集中,很多菜品没动筷子就被扔掉,非常可惜。“婚宴浪费确实比较严重,很多人或者碍于面子,或者考虑到卫生状况,不愿打包饭菜,所以很多菜品没动就成了餐厨垃圾。”一家餐饮店的徐经理说。
设立世界粮食日,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粮食的重要性,学会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看似小事,但有些市民做得并不好。爱惜粮食就应该从自身做起,不应该停留在口号上,要拿出实际行动参与其中。”市民曹先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新闻链接: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上决定的: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新闻推荐
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工匠评选变化 自由职业者首次获评“哈尔滨大工匠”
本报讯(记者张世光)来自哈尔滨市方正县的木匠、鲁班锁传承人王松浦,近日在哈尔滨工运历史展览馆举行的颁奖仪式上领取了“哈...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