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文学院给汉德克的颁奖词是:“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汉德克被公认为当代德语世界最重要的作家,这位文学大师也是毕希纳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的获得者。2004年诺贝尔奖得主耶利内克曾说:“汉德克是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2年,汉德克出生于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一个铁路职员家庭。1966年,汉德克发表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的轰动。《骂观众》是汉德克对传统戏剧的公开挑战,全剧没有传统戏剧的故事情节和场次,只有4个无名无姓的说话者在没有布景和幕布的舞台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从头到尾演示着对传统戏剧的否定。
汉德克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在40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他先后写出《无欲的悲歌》《去往第九王国》等一系列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切入,试图在表现真实人生经历的同时寻找自我,借以摆脱现实生存的困惑。其中,《无欲的悲歌》成为德语文坛20世纪70年代新主体性文学的巅峰之作,在当时产生十分广泛的影响。小说以一位51岁家庭妇女自杀为线索,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的回忆中,她那受制于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生存轨迹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汉德克以其巧妙的叙事结构和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表现了母亲生与死的故事,蕴含一种启人深思的愿望,一种值得向往的生存,一种无声质问社会暴力的叙述之声。
汉德克的另一代表性作品是《去往第九王国》,这部创作于1986年的力作算得上是汉德克作家生涯中多次重大转折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一个中年人在其少年时代,从居住地奥地利到祖籍斯洛文尼亚的寻根之旅。旅程中,这位少年不断反思自己的童年生活。所谓“第九王国”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也可以看作是汉德克赋予“文字世界”的新隐喻。汉德克借助这部小说反思语言世界与人类的关系,并祈望从中找到一个已经快要消逝的人类精神世界。
新闻推荐
本报滕州讯今年以来,滕州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服务网点多、体系全的优势,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为“...
滕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滕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