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环泽
本报通讯员 张 涛
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曾因信访量大且积案多而“闻名”。5月7日,记者在该镇采访时了解到,去年以来,该镇7起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16起,受理率、办结率、满意率实现100%。因信访工作成果突出,涧头集镇前不久荣获2019年度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据涧头集镇党委书记李冬光介绍,虽经历届党委政府努力化解,至2019年年初,全镇仍有省定10年以上信访积案1起、省定5年以上信访积案3起、市定5年以下积案2起、区定信访积案1起。
长治久安必须“消灭”信访积案。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积案处理起来面临很大的考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了一起10余年积案的化解之路,足见这项工作的艰巨性。案子的主人公是涧头集镇徐楼村56岁的王某,他身处一个特殊的家庭:本人患有强直性脊椎炎,肢体二级残疾;其妻李某54岁,智力一级残疾;其子王某某,22岁,患有遗传性脑瘫,智力一级残疾;其母许某某94岁;家庭成员皆以务农为生。
王某从2005年9月至2018年1月先后10余次通过走访、网上投诉、来信等多种形式,到国家、省、市、区、镇各级相关部门信访,一是希望政府出钱为其儿子治病;二是因家庭困难,多人患病,希望政府相关部门持续给予救助。对此,涧头集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2008年4月安排镇民政所工作人员带着王某和其子,到齐鲁医院和省儿童康复中心全面检查。经鉴定,其子患有遗传性脑瘫,无法治愈,且已错过训练治疗的最佳时间(3-6岁),医院表示无法收留治疗。但王某对鉴定结论存有怀疑,于是镇政府为其拨款3000元现金,由王某自己带着儿子进行检查会诊,结果仍是遗传性脑瘫,无法医治。但王某对结果仍不认可,继续上访要求为其儿子治疗,形成多年缠访的问题。
针对王某家多人患病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涧头集镇先后在残疾人住房改造、低保办理、残疾人家庭救助等方面对其家庭给予照顾,为其新盖了三间瓦房和两间过道屋,配备了太阳能、沐浴椅等设施,改善其生活条件,全部减免镇卫生院治疗费用。另外,王某家庭每年享受各项补助、分红30000余元。由于王某每次到信访部门反映问题时,镇党委政府考虑到其家人都是老弱病残的实际情况,都给予一定的财物救助,造成其产生心理错觉:不管有理没理,只要去信访,就会得钱得物,所以时常上访要钱要物,不满足要求就继续向上信访,直至到国家信访局信访。至2018年,他依然上访,要求给予其40000元为儿子治病。
为了彻底解决王某的上访积案,涧头集镇政府专门召开了有镇信访办、纪委办、司法所、民政所、残联办、老龄办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事项听证会,按照听证会相关规定进行事实陈述、质证答辩等程序,从法律、事实、情理各方面,逐项解答其诉求。会议认为,按照相关政策法规,该解决的事项都已经办理到位,面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诉求,要彻底打消其侥幸心理。相关人员告诉王某,信访时间再长、次数再多,也不会有任何单位为其解决,多次闹访、缠访除了消耗大量的时间、物力、精力外,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诉求只能徒劳。考虑到王某家庭情况特殊,教育其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表达诉求,政府会及时给予救助。王某表示赞同,并签订《息诉罢访协议书》,13年的信访积案终于彻底解决。
涧头集镇信访办负责人李浩总结说:“多年信访积案能顺利化解,主要在于领导重视、部门联动、贴心服务。”该镇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及每日分析研判等制度,镇党委书记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信访工作调度会议,坚持问题导向,分析研判,切实解决问题;坚持科级干部轮流接访制和主管负责制,提升工作质效。
据介绍,该镇建立信访联动大格局机制,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将41名机关人员下沉到各自然村,定期走访摸排,随时掌握群众的诉求。实施部门联动机制,对特定信访案件,随时召开由信访、公安、纪检、综治、民政、军人事务办等部门参加的信访分析会,制订相应的化解方案,确保信访积案逐项化解、信访新案及时化解、信访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新闻推荐
企业自救+政府支持,用好政策渡难关 枣庄市峄城区稳外贸打出组合拳
扫描二维码,可以了解更多图文内容。全球疫情的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投资带来巨大冲击。记者近日在枣庄市峄城...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