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楠赵充张环泽
“我们村以种植栗子、花椒、桃树为主,现在路修好后农产品能及时卖出去,价格也不孬。”10月国庆假期刚过,枣庄市中区孟庄镇黄山涧村村民宋兆军一边采摘花椒,一边讲述着这些年村里的变化。
看到村里的道路修好后,自家的农产品能及时外销,价格也一路飙升,他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谈起这些年的变化,村民马运龙也是感慨万千。
“村里以前的路都是坑洼不平,现在整修后平坦宽阔,变化非常大,我们老百姓都很满足。”
这一系列的变化得益于2017年以来,市中区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原则加快“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全面实施路网提档升级、自然村通达、路面状况改善、运输服务提升、村居道路“户户通”、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整治“六大工程”,形成了村级公路连片成网、村居道路挨门进户、公交物流联通城乡的农村公路网。
“看到新修建好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路更畅了,村民的生活更有奔头了。”在永安镇,车峪自然村负责人刘鹏高兴地谈起了村里的变化。
今年以来,市中区加快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和“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区创建,落实资金保障,强化监管养护,新建改造县乡公路36.2公里,完成村级公路改造115.5公里,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4.6公里,全省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完成率到100%。新增“户户通”村居46个,累计达到219个,全区村居道路“户户通”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现100%。开通公交客运线路35条,全区112个行政村居通车率达到100%。
在此基础上,精品示范环线打造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完成土路肩标准化培护90公里,硬路肩68公里、穿村路段整治10.5公里,绿化种植行道树、苗木32000余株。同时加大了农管站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理站的“六个一”建设模式,通过深入挖掘农管站功能,提高农管站的工作能力。
驱车行驶在市中的乡间路上,升级改造后的公交候车亭,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新建的候车亭由顶棚、立柱、广告灯箱和坐凳组成,与不远处的一根铁杆、一块站牌的老旧公交站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区交通局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往后,生活在乡镇地区的村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出门不多远就有公交候车亭,在里面等车,出行更加舒适、方便。
在齐村镇18路车甘泉养老康复中心站点,不少村民在此等候上车。“之前等公交车都是站在路边,看见车来招手再上车,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好了,新的候车亭建好之后,有凳子,还有棚子,下雨也不用担心,坐车更方便。”一名村民激动地说。
2018年,按照“四好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任务部署,区交通部门在客流量大、站点密集的村庄公路边上修建高标准的公交候车亭50个,以改变农民朋友候车酷暑天头顶烈日、下雨天无奈淋雨的状况。今年的任务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明年55个候车亭将按照计划修建。
随着“四好农村公路”公路网络的完善,全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全区11个镇街全部通上了公交车,近百部车辆穿梭在城市和乡村之间。
“之前来甘泉寺都骑电动车,现在景点门口不远处就有新建成的公交候车亭,很方便,公交车也很多,以后天气冷了,直接坐公交车就可以。”等车的市民张秀莲说。
“在镇街公交线路全面推行公交候车亭,打造市民出行的‘温馨驿站’,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安全舒适、低价高效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市中交通人正用实际行动,奏响乡村振兴的强音。”区交通局干部殷宪忠表示。
到2020年,市中区将累计投资4.5亿元,实施提档升级道路40公里;新建改建自然村通达道路156公里;建设道路“户户通”260公里,全区自然村居实现“户户通”;实施路面养护工程136公里;完成全区村级公路的安全隐患整治和库内现存11座危桥的改造任务;建设城乡公交站点140余座。全面建成120公里区级示范道路大环线,将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党建广场、富民产业及耕读文化展览馆等乡村振兴亮点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实现“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丽市中农村路”,打造乡村振兴的新纽带。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振江通讯员邱来方赵充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最高的综合荣誉,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全面认可。市中区作为枣...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