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鸿雁
街村两级共粉刷墙壁193万平方米,硬化道路23万平方米,修缮下水道2.6万余米,栽植苗木20万余株,拆除违章建筑900多处共计7万余平方米,配备垃圾箱3000余个、垃圾清运车190辆,升级改造道路90余条……这一组组耀眼的数据,是今年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交出的答卷。
光明路街道总面积40.9平方公里,总人口9.36万人,辖区宛如护城河,呈环状围绕市中区城区一圈,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下辖23个村居,其中城市社区9个、城中村8个、城郊村5个、纯农村1个,涵盖100多个小区、1058条主次道路、866条背街小巷。
面积大、战线长、基础设施薄弱,是光明路街道的现状。面对艰巨的创卫任务,光明路街道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聘请专业队伍,动用大型机械,对辖区进行了全方位、地毯式的整治提升。先后清理垃圾4万吨,清理野广告4.6万平方米,清理杂草菜园4.5万平方米,清理下水道与河道垃圾1.5万米,消杀蚊蝇面积65万平方米,补充毒饵15.5万份,新增毒饵站1000多处。打造样板路16条,新建休闲广场15个,清理旱厕280处,改造旱厕195个,新建水冲厕所373处。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给辖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群众对创卫的支持度和满意度也在明显提升。
该街道面对历史遗留的违建难题,敢啃硬骨头,先后拆违900多处、7万多平方米。其中,老枣庄街拆违17户、6000平方米,利民回迁安置区拆违14户、1.2万平方米,光明广场拆违59户、1.4万平方米。
在周密细致的安排下,所有的拆违工作都没有震荡、顺利推进。特别是光明广场存在了十几年的违章建筑,仅用了7天时间就拆除完成,赢得了一片叫好声。
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采取整治一批、取缔一批、达标一批、挂牌一批的办法,着力改善“六小”行业硬件设施,规范经营行为。给辖区商户发放《门前五包责任书》2000多份,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50多份。办理健康证260份,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154余份。规范食品经营户“三防”设施665余户,发放创城告知书1500余份。清理占道经营1550处,清理流动摊点、条幅、广告牌3500多处,整治夜市地摊1450处。整治活禽宰杀170家,全面落实了三区分离、定期休市和清洗消毒制度。
秉承“人人参与,共享成果”的创卫理念,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等“六进”活动。
举办创卫培训班,印发创卫倡议书、一封信2万多份,制作创卫宣传栏1200多幅、文化墙220平方米,营造了浓厚的创卫氛围。
街道机关干部、村居党员干部及新乡贤积极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来,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建立长效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辖区各处都有人打扫,有人管理,做到了空间全覆盖、责任全落实,避免了创卫“一阵风”的短期行为,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环境的改善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1日,枣庄市保险行业媒体座谈会在市保险行业协会四楼召开,省市主要媒体记者参加会议。据悉,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市级...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