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交电费,一些年纪大的市民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一到交电费的那几天,营业厅内排着长长的队伍。改革开放40年里,伴随着电力智能化的发展,排队交电费的现象越来越少,各种收费方式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方便,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收费方式多样 长队伍“再见”
月底正值交电费的时间,而国网枣庄供电公司市中区营业厅内却没有长长的队伍,每个柜台前面也就三四个年长的市民等候交钱。多数人拿着电卡直接走到自助缴费机前,输入缴费户号,机器设备上自动出现当月的电费金额,刷卡或用现金纸币,短短两三分钟就可以搞定。
汪萍原来是营业厅的一名收费人员,对于收电费她有着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我90年代从事收费工作,原来一到交电费的那几天,营业厅里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六七个柜台前都排起长长的队伍,堪比春运现场。客户的一分、两分钱也得换开了,如果收费速度慢了,队伍越来越长,人们免不了抱怨。但我们收费人员连口水都不敢喝,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有时遇到熟人交电费,大家笑称交电费把大家捆到了一起,每月一聚!”
随着改革开放,供电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不断提高电网建设和供电服务水平。收费方式也从过去单一的柜台收费,到现在的十几种社会化代收,网上银行、微信、支付宝、电E宝等智能方式,不论何时何地,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完成预存、缴纳电费或是查询及其他业务。现在,市中区有的商场和小区内也设有了自助缴费机,所以营业厅内再也看不到长长队伍的景象了。
智能电表完善 几秒钟完成抄表
老刘是一位抄表员,提到这项工作他觉得很有意思,“我干抄表员20多年了,现在很多新来的员工估计连抄表卡都没有见过。以前无论刮风下雨,每个月的抄表期一到,我们就得骑着自行车,有时还要扛着梯子拿着本子去用户处抄表。”
据刘师傅回忆,以前他们每月将表码抄回后,由电费核算人员将起止表码手工输入微机。核算电费的那几天,小小微机房挤满了营业厅和供电所的收费员,像开会一样,人头攒动。大家都想赶快把自己辖区的电费核算完,再打出发票收费,客户来了还得根据电表的地点来对号查找。“因为手工输入,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准确,有时候电量与电费对应不上能急死人,最后还得重新核对,直到一分钱都不差,才算完成工作。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算电费的那几天,核算人员都是高度紧张,生怕输入错误,耽误电费回收,加班加点到深夜那是常事。”刘师傅说。
特别是最近十多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抄表员通过计算机的远程操作,几秒钟就能完成抄表。核算人员坐在电脑前,动动手指,不到一分钟,几十万户的电费就自动核算完毕。既省下了人力,也减少了人为的错误,避免了许多纠纷。
智能化缴费占60%到70%
智能电表的普及不仅让电力工作人员省事,也让居民更加放心了。老百姓通过电E宝软件,随时查阅到每月每天的用电量。万一因为欠费停电了,也不需要工作人员现场送电,到柜台缴清电费后,工作人员远程送上即可。以前几万户老式电表早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仅市中区的智能电表已达26万块,并还在以每年几万块的速度增长。
同时,仅市中区增设电力自助缴费设备40多台,所有乡镇的居民都可以使用供电所智能终端缴费,彻底告别了收费员到村居蹲点收费,或是居民排队交电费的历史,城区供电营业厅收费柜台也由原来的七八个减少到现在的两三个。随着智能缴费方式的诞生,收费期一个柜台一天办理的业务量也由原来的四五百笔下降到现在的一百多笔,智能化缴费占到缴费比重的60%到70%,排长队交电费彻底成为了历史。
(记者 王正 文/图)
新闻推荐
10月29日,俄罗斯动画制作协会会员安德烈(前)在山亭区冯卯镇庙岭村作墙画。当日,来自俄罗斯、美国、伊朗的3名画家到山亭区冯...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