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几天,第七届山东文博会枣庄分会场暨枣庄市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新闻,相继在国内众多知名媒体上刊播,不仅展现了枣庄文化之美,提升了知名度,还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
本次文博会融入国际元素、非遗文化、民族风情,采用智慧会议系统,让参会嘉宾、游客、市民领略到一个多元文化的别样盛会。
枣庄市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发展综合展区,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枣庄市文化发展改革的历程与成就,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农业、制造业等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每天都吸引大量参观者在此驻足。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看到这些成就倍感自豪,更让人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这些文化“大餐”,增强了幸福感。
主会场展区,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视频、现场表演等,展示了枣庄的历史文化、创意文化、运河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枣庄文化界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倍加珍惜的同时,要做好传承创新的文章,更好地推动文化建设。
本次文博会还设立东西部帮扶协作展区,即重庆丰都展厅、新疆建设兵团十二师展厅,分别展示了丰都县、十二师的文化与相关产业发展成就,展现了新时代枣庄精准帮扶、产业帮扶、智慧帮扶的工作举措和特色成果。十二师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军表示,要加大与国内外文化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兵团文化与齐鲁文化的深度交流共同发展。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一带一路”展区吸引了来自俄罗斯、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伊朗、老挝、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精品和文化贸易产品。来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巴基斯坦、韩国、日本、美国等50余名外国留学生参加文博会,学习中国古代传统知识,了解中国历史,感受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灵动有趣的鲁南民俗。
连日来,文博会主会场展区涌入大量的参观者,既有外地游客,也有来自枣庄市的干部群众,亲身感受枣庄文化的独特魅力。会上,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推介了一批项目,还有一批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彰显枣庄市文化产业的美好未来。
(记者 梁鸿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孝平通讯员丁梅红橙黄绿,一片片园林,错落有致;东西南北,一条条大道,横贯畅通;老幼中青,一个个薛城人,聚力创卫……薛城...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