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 滕州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枣庄市 > 枣庄新闻 > 正文

薛城一村民30多年自发保护古瓷窑遗址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9-13 02:3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张环泽本报通讯员孔浩

62岁的于光彩是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中陈郝村村民,30多年来,他自发保护村里的古瓷窑遗址,并将自己发现、收藏的数百件珍贵古瓷器全部捐给了中陈郝村古瓷博物馆。

8月20日上午,当记者来到中陈郝村采访时,于光彩正趁着闲暇的片刻在村头田间转悠,防止有人偷挖瓷片,破坏古瓷窑遗址。他告诉记者,中陈郝村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地区瓷器烧制业的发祥地,有“江北第一窑”和“鲁南瓷都”美称。早在1400多年前的北朝时期,这里就开始烧制瓷器,并且形成了交易市场。历经隋唐、五代至宋元,瓷器市场兴旺昌盛,瓷窑遍布村庄四周。村里的许由河直通微山湖,将瓷器运送到大江南北。

于光彩说,他自幼在中陈郝长大,对村子的历史了如指掌。他小时候,村民盖房子、耕地,经常挖出来很多瓷器,大部分都是生活用品,如碗、盘子、罐子、坛子等。但那时人们没有文物保护意识,没把这些瓷器当好东西。他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相继担任了团支部书记、村主任职务。1987年秋天,山东大学历史系和枣庄市博物馆联合对中陈郝村古瓷窑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部分文物,确定了烧制瓷器的时间。于光彩参与了这次发掘,被文物专家们渊博的知识所吸引,从那以后,在农闲时便想方设法查找资料,并到市博物馆请教专家,结合着村里经常能见到的各种瓷器及碎片,学习瓷器考古知识,逐渐掌握了鉴赏考证及瓷器修复技巧。现在只要是中陈郝出土的瓷器,他打眼一看,就能说出是哪个朝代生产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有着多高的价值。

参加完考古发掘后,于光彩便开始自觉保护村里的瓷窑遗址,看到有人在遗址上采土、挖坑,就及时制止。听说有村民从地下挖出了瓷器,他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到瓷器品相好、造型奇,总是想方设法留下来,以免瓷器流失或破坏。就这样,30多年时间里,于光彩收藏了大大小小的瓷器数百件,都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前几年,村里筹建全国第一个村级古瓷窑博物馆,于光彩被聘任为馆长,他将自己收藏的瓷器全部无偿捐出。

中陈郝窑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光彩说,他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为了保护好古瓷窑遗址不被破坏,他愿意终生守护。

新闻推荐

枣庄开展乡村规划设计大赛,吸引十八所大学参与 贫困村发展规划个性定制

□张环泽万照广张生报道本报枣庄讯趁着暑假,顶着骄阳,河北省衡水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3名大学生由指导老师田...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挖掘传承红色文化2018-09-11 09:58
快递包裹及时到达2018-09-11 09:58
猜你喜欢:
评论:(薛城一村民30多年自发保护古瓷窑遗址)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