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 滕州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枣庄市 > 枣庄新闻 > 正文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黑”和“灰”曾是徐州的主色彩。而如今,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让徐州人倍感自豪 一城青山半城湖

来源:枣庄日报 2018-08-08 10:1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梁鸿雁 王兆虎

枣庄、徐州既是近邻,又同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无论地理区位还是民俗民风,有太多相似之处,且都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墨重彩的红色文化,乃至特色鲜明的经济。

近年来,徐州市用创新理念经营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2017年1月,徐州以总分第一名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2016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探索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路。8月6日,记者走进徐州市,亲身感受这座苏北城市之美。

从徐州东站下了高铁,乘车上高架,沿着环线向市区进发,俨然进入一个特大型城市。一路看来,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公园绿地随处可见,仿佛到了一个绿色空间。

谈到徐州市的变化,所采访到的徐州市有关方面都有这样的共识:“徐州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来高强度的资源开采利用,一度造成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较重、人居环境相对较差。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是长期以来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历届党委政府重点攻克的历史性难题。近年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民生改善,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以创建人居环境奖为抓手,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提升,切实以生态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推动了徐州人居环境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打造宜居家园 倾力改善民生

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棚户区的实际情况,徐州市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棚改工作力度。2011年以来,累计改造3146万平方米,主城区集中成片的棚户区(危旧房) 已改造完毕。通过落实一系列棚改惠民政策,使20 余万户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为加快解决广大住房困难家庭安居问题,近年来,徐州市不断强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基本制度,围绕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目标,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市区享受住房保障的城镇家庭累计达13.69万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24.63%,市区城镇居民人均拥有房屋面积达43.65平方米。此外,徐州还对177个老居民小区进行综合整治,60多万群众因此受益。开展的幸福家园创建活动直接惠及100万市民,全市幸福家园示范小区达到54个。

建成区内小学布局合理,分布均匀,校舍设施完善,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住宅区附近建成了一大批开放式公共休闲娱乐广场,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社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形成了便捷的生活服务圈。

背水一战治污染 蓝天碧水今又现

回望历史,“黑”和“灰”曾是徐州这座城市的主色彩。有100多年煤炭开采史的徐州,曾被列入全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之一,生态之殇在徐州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城市之痛。

痛定思痛,徐州市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十二五”以来,徐州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关闭、转产,对未按期完成淘汰和整治任务的地区,一律暂停审批各类工业项目,共完成271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国家下达的大气污染治理工程267项,实施市区5家热电企业整合替代,58家污染企业退城入园。

对建筑工地实施“千人进工地、一对一服务”,建成建筑工地出入口红外摄像头、渣土运输车辆GPS系统和市区道路视频“三位一体”监控平台,对546辆渣土车机进行密闭化改装;对拆迁工地规范实施围挡、出入口硬化、施工雾化、平整覆盖等措施;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共创建国家AAA级文明工地8个,省级文明工地356个。

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全市共淘汰报废黄标车车辆8.5万辆。加快实施公交优先工程,添置更换绿色环保公交车700台。积极推进科技公交、智能公交建设,鼓励出租汽车升级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型。

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及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十二五”期间,共拆除或改燃燃煤锅炉4196台,主城区范围内燃煤锅炉已全面淘汰,环境空气质量逐步好转。

谋求生态蝶变 展现城市魅力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渔舟唱晚,这是如今徐州市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给人留下的美好印象。

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在关闭矿井之后,治理塌陷地成为新的课题。徐州市按照“基本农田再造、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的思路,对连片塌陷地带进行集中修复治理,将塌陷洼地打造成人工湖,形成徐州最大的湿地公园和天然氧吧,“采矿之废”蝶变成“徐州之肺”。自启动塌陷地治理工程,九里湖、南湖、潘安湖等市区6432公顷采煤塌陷地实施生态修复后,湖水盈盈、杨柳依依,美不胜收。

与此同时,徐州大力推进“二次进军荒山、让荒山披上绿装”工程。经过五年努力,全市累计完成荒山造林10.3万亩,为400余座宜林荒山披上了绿装,实现了全市荒山绿化全覆盖,在全国开创了石灰岩山地造林的成功范例。此外,徐州市还对云龙湖小南湖实施退渔还湖工程;对金龙湖、大龙湖、玉潭湖等实施扩湖增水,并建成公园绿地;对九龙湖、劳武港等昔日煤港黑风口进行园林景观改造,建成了公园宜居地。

合理布局公园绿地,打造市区生态板块。实施“地更绿”行动计划,按照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块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的目标,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进行城市空间梳理,重点布局和建设老城区绿化薄弱地区。大幅增加老城区公园数量,不断提升公园品质。老城区10亩以下的拆迁地块不再出让开发,全部用于街头绿地建设;对云龙湖景区内背山观湖最好的地块,也不再开发,把最美的环境留给市民共享。目前,市区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已达到177个,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真正实现了生态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目标。

如今,徐州已拥有11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以及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故黄河风光带、云龙湖风景区、潘安湖、大龙湖、九龙湖、金龙湖、九里湖等一大批公园景点和绿地景观成为城市的绿色地标。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居全省第一,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3.73%、居全省前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9平方米,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8%。市民出行500米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

今天的徐州,已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变为“一城青山半城湖”,天蓝,水清,地绿,路畅,城靓,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城市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市民安居乐业,生态更加优美,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城市风貌特色逐步显现。徐州已成为徐州人充满自豪感、幸福感、归属感的宜居之地。

新闻推荐

打完比赛喝冰水 小伙晕倒了 大汗淋漓受冷刺激当心血管会“爆”

晚报讯(记者黄天鸽)“没想到当时一杯水竟然让我晕倒了,幸好现在已经没事了。”25岁的小王家住市中区齐村镇,而他说的一杯水,其...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黑”和“灰”曾是徐州的主色彩。而如今,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让徐州人倍感自豪 一城青山半城湖)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