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华 王强 稳定重于泰山,重点人群管理更是维稳的重中之重。如何实现社区矫正对象由“犯罪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山亭区司法局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监管、帮扶加评估的“3+1”社区矫正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特殊人群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五年来接收管理的1172名矫正对象,均实现了无托管漏管、无重新违法犯罪、无参与上访事件的“三无”工作目标。2016年7月山亭区司法局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是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今年9月8日又被枣庄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全市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 教育培训让矫正对象“醒”起来 “通过咱司法所和矫正中心的培训教育,真是打心底里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真是醒悟了。以后一定好好做人,回报社会。”2014年11月29日,曾被山亭区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的徐某,经过山亭司法局山城司法所四年的教育管理,改造成为正常的社会人,在市区做起了水果生意。 社区矫正肩负着把罪犯教育改造成为守法公民、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责任。矫人先矫心,山亭区司法局将教育作为管控矫正对象的重要法宝。入矫教育阶段重点突出“认罪伏法、悔过自新”,使矫正对象明确自己的身份、了解有关矫正的法律法规,确立“服刑悔过”意识;常规教育阶段重点突出“服从管理、自觉改造”,通过集中学习培训、义务劳动、教育引导等方式,使矫正对象确立“社会责任”意识;解矫教育阶段重点突出“遵纪守法、自强自立”,使矫正对象确立“守法自立”意识,做好刑释解矫的准备。该区还引入社工组织、高校志愿团等社会力量,为社区服刑人员量身定做包含法治、道德、心理、就业指导等内容的18个宣讲课题。推动教管信息化,借助QQ、微信等社交软件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网络学习,向社区服刑人员推送法律常识、道德规范、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资料,在节假日和重要时段推送提醒、警示信息,时时鞭策社区服刑人员自觉遵纪守法。 合力监管让矫正对象“明”起来 “社区矫正人员是社会上的特殊人群,单纯依靠司法一个部门的力量是显然不行的。我们采取联合监管的方式,让矫正对象从各个方面都明晰,提高了矫正质量。”山亭司法局局长宋文忠介绍说。 工作中,山亭司法局积极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加强社区矫正适用前、社区服刑人员交付接收、监督管理、收监执行的衔接配合管理,着力建立依法规范、高效便捷、运转协调的长效衔接机制,实现社区矫正与审判工作、法律监督、公安配合和驻所工作的无缝对接;建立刑释人员必接必送制度,努力做到“无缝对接”,严防脱管漏管。 (下转A2版) (上接A1版)建立月调度制度,公、检、法、司四家每月定期比对矫正人员底数,共享矫正人员信息,严防社区服刑人员脱管失控。建立社区矫正人员信息档案,详细记录每名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犯罪性质、刑罚种类、教育矫治、奖惩考核等情况,形成个性化教育改造管理资料库,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动态评估、分级管理,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成立山亭区社区矫正执法大队,每季度联合各镇街司法所逐一对服刑人员走访摸排,通过交流谈心,全面了解服刑人员的家庭、生活、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及时更新原始信息,健全社区矫正人员工作档案,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今年上半年,到监所接受矫正人员74人,实行见面摸底排查3次,给予警告4人,撤销缓刑1人。 分类帮扶让矫正对象“立”起来 “要不是咱矫正中心和帮扶小组领导帮我联系沟通,我也学不了这项汽车修理技术。如今我已娶妻生子,生活得很幸福。”小李在2013年3月因实施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35000元。实施矫正后,帮扶小组认为小李高中毕业,有文化,头脑灵活,上进心强,但家庭较为贫困,就联系一家汽车修理企业让他学习修理技术。学成后小李自己开了一家小型修理厂,由于技术好、服务优,生意很红火。 分类帮扶是山亭区在教育、监管的基础上,促进矫正对象自强自立的有效举措。成立以社区矫正官、村居司法行政协理员、社会工作者、村居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矫正对象近亲属等为主的帮扶小组,开展了社区服刑人员“志愿结对、帮困解难、共享阳光”为主题的社区矫正“一对一”爱心结对帮扶活动。 帮扶小组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不同的特长、技能、年龄和身体状况,制作了“社区服刑人员联系卡”,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教育。对年富力强,有一技之长的,积极协调人社部门提供优惠政策、就业岗位,妥善安置工作;对存在生活困难的家庭,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办理低保;对于部分家庭贫困、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三无”人员,区司法局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或协调有关部门对他们给予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帮扶,使他们安心改造,不会因家庭贫困、生活无着落而又重新违法犯罪。 截至目前,帮扶小组先后为176名矫正人员找到了工作;为桑村镇智力残疾的邓某等12人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通过协调民政部门将西集镇刘某某等5人的住房列入了危房改造计划;为冯卯镇因患脉管炎做了截肢手术生活陷入困境的李某某,发起了爱心捐助倡议,募集善款5625元,解了燃眉之急。 风险评估让矫正对象“好”起来 “经过四年的教育帮扶,张某某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如今还参加了义工协会,积极帮助社会上更需帮助的人。经过中心再风险评估,决定可以解矫。”7月9日,随着山亭司法局矫正中心张警官的一声宣布,张某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山亭区将风险评估引入矫正工作中来,建立了入矫评估和解矫再犯风险评估制度。入矫评估即以个别谈话、家庭走访等形式,对每个矫正对象个人、家庭、生活、就业、社会关系、违法犯罪史、认罪悔罪态度及服刑表现、生活态度和政治倾向等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提出针对性的矫正意见,实现科学分类管理。解矫再犯危险评估,是对整个矫正期内的矫正效果和质量进行总体、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考察社区服刑人员人身危险性是否有明显减弱,并对没有改造好的重点对象进行严格管控,对一般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分级安置帮教,实现预防重新犯罪的目的和罪犯再社会化的改造要求。截至目前,全区共对260余名矫正对象进行了评估,3人被评为重点管控对象,在安置帮教环节给予重点关注。 为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筑牢社会维稳基础,山亭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矫正工作组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辐射到点、责任到人的工作网络。把社区矫正人员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了社区矫正人均经费动态保障机制,为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法制化、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峄城讯今年以来,峄城区积极倡导文化养老理念,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助推养老服务工作更上新台阶。明确一个工作关键点。实现从落实老年人的生活待遇向充实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转变,是当前老...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