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 滕州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枣庄市 > 枣庄新闻 > 正文

追忆故乡工匠铺

来源:齐鲁晚报 2016-12-25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时隔多年,今日忆起故乡青石板小街两侧的那些工匠铺,以及那些铺子里传出来的“叮叮当当”的响声,仿佛仍然萦绕耳畔。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那条古老的小街两侧,林立着十几家木匠铺、铁匠铺、酿造铺、烧饼铺……铺子里的乡村匠人,个个都是能工巧匠,是某一项传统手工技艺的老手。

我们村是鲁南地区的大村庄,人多姓杂,荆家和卞家是大户。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一个商贾云集的繁华小镇,聚集了众多工匠。记得当时的小街上,最有名的是三家老荆家的铁匠铺、两家卞姓的木匠铺、一家王姓的白铁铺和三家刘姓的烧饼铺。

老荆家铁匠铺子所打造的犁铧、锄头、镰刀远近闻名,由于质优价廉,产品远销到鲁南地区的枣庄、苍山、滕州等十几个县市的农村。那时我们村有逢三排八的大集,几十里外的百姓都来赶集购买或销售农具和农产品,有些百里路外的农民为了能买到老荆家打造的农具,都是头一天步行赶来住在骡马店里,第二天赶完早集,购买得满满当当,再挑着担子颤颤悠悠地赶回去。老荆家的铁匠铺子打造的农具销路好,铺子便没有打烊的时候,白天黑夜,铺子里的炉火总是旺旺的,铁锤敲打铁錾的“叮当”声彻夜不停,在古老的乡村,炉火映照下,铁与铁打击出来的交响曲十分动听。

多年前,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冬天冷了,我便约上几个小伙伴去铁匠铺里取暖,但我们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看着红彤彤的炉火,看着铁匠师傅将烧红的钢铁从炉火中取出来,两个人一个大锤,一个小锤,在铁錾上一阵敲打,一块红红的铁,眨眼间就变成了一张锄头或一柄镰刀。

我的本家大爷和他儿子是名扬十里八乡的木匠,爷俩儿的木工活算得上是当地一绝。记得他家的木匠铺子就开在小街南端的西侧,一个大大的庭院,摆满了他们雕龙绣凤的木制家具。大爷的手艺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哪怕是弯脖子柳,疙疙瘩瘩的槐,经过他的巧手,都能打造出漂亮耐用的家具。记得那时,我对本家大爷的木工手艺十分好奇,常常跑去观赏,看他哼着民谣拉大锯的神态,看他手拿墨斗斜着眼睛在木料上放线的宁静,有时候听见他将大块木头往支架上放的那一声吼,简直如同在东北大森林里伐木。

在那个年代,我们村及周围村里的木工活儿,基本上被他们爷俩儿承包了。记得那时,谁家闺女要出嫁了,备好了木材,就请他们去做,嫁妆需要做上一两个月。那确实是慢活,他们每天就像上班一样,准时到达。东家往往在家里留一个人相陪,奉上烟、茶,偶尔也会有邻居过来闲聊。墨盒、刨子、斧头、锯,就用这些工具慢慢打磨,不用一颗钉子,就能做出各式衣柜和桌子。

据老辈人讲,农村这种传统的木匠活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就有了,也许是从上千年前流传下来的。上世纪年代,农村出现了电锯、电刨子,虽然声音刺耳,却又省力又快捷。大爷去世后,他的儿子虽然继续当木匠,可最终还是被镇上的家具厂打败了。渐渐地,他们的名字也就没人记得了。

作为本家大爷的后辈,我至今为他们家祖传的木匠手艺失传而念念不忘,同时也为乡村各类工匠的消失感叹不已。而今,铁匠、木匠、白铁匠、豆腐匠等乡村传统手艺人在农村都找不到了,时代的发展使丰富多彩的生活用品和工业产品取代了那些传统的手艺,但这些工匠和他们的手艺,依然会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在怀旧和乡愁泛起时,那些乡村工匠的音容笑貌、打造手工制品的声音,就像一幕幕电影一样在我们眼前闪现。

新闻推荐

大火冲天殃及商铺装载机 商铺老板:笨罐车被撞着火,冲到自家店门前

齐鲁晚报枣庄月日讯(记者秦政)月日,枣庄市市中区君山路与东外环交界处一辆笨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引起笨罐车泄露着火。市民宋先生刚好在附近经营了一家销售装载机的商铺,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追忆故乡工匠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