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付宏丽
近年来,子洲县林场村按照“强基础、促脱贫、抓提升、助振兴”的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兴村促农民增收
林场村位于子洲县城东北6公里处,近年来,林场村充分发挥村上土壤特点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养殖、劳务三大产业,力争实现农民短期促增收、长期能致富的目标。
截至目前,该村栽植苹果、核桃400亩,山杏改优390亩,通过集体管护的办法,大力发展套种黄豆、红葱等林下经济。探索发展“果蔬+养殖+拱棚”式庭院经济,在家农户共建设小拱棚84个。利用村里泥水匠、粉刷匠多的优势,组建劳务输出服务队,推动有序稳定就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输出率达到80%。聘用3名贫困群众为护林队员,人均每月800元。同时,该村还结合“三变”改革,动员贫困户全部加入,创办了肉牛养殖基地——榆扬双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致富奔小康。
此外,林场村还发展了光伏发电项目,于2017年11月建成并网发电,截至2018年8月,该项目已为村上带来27495.89元的收入,其中10935.89元用于公益事业,16560元用于在册贫困户分红。
环境整治助乡村“蝶变”
在林场村的村道旁,样式统一的垃圾桶分布在农宅门前,所见之处整齐划一、干净整洁。
“以前大家将垃圾胡乱地倒在沟边,路边到处是烂草堆、垃圾堆,现在路旁栽上了花草,门口就有垃圾桶,村里还有专人清理垃圾,环境美了,看着顺眼,住着也舒坦。”村民任丁孝说。
林场村的变化源于环境整治。2018年,林场村大力实施乡村绿化,新栽植红花槐500余株、刺玫2000余株,村内道路、庭院累计栽植绿化树种1.1万余株,形成了村在林中、林绕村庄的美景。截至目前,全村98%的农户完成窑洞及其院落、围墙改造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113盏,添置垃圾箱20个,改造卫生厕所35座,新建公厕2座,成立村级环卫队,扎实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
乡风文明增内生动力
林场村不仅村貌变美了,成了十里八村都羡慕的“美丽乡村”,而且这里的人心更美,村民之间友爱互助蔚然成风。
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时代新风,林场村把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始终贯穿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广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制定“八提倡八反对”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2017年以来,林场村连续两年举办了“五家十星”表彰大会,累计评选表彰19户模范,为群众发展生产、向善行善树立标杆。该村还定期组织电影放映、戏曲书艺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积极开展“三下乡”和法律服务及各类知识宣传,帮助群众树立健康文明新理念。
同时,林场村还建立了爱心超市,对村民善行义举进行积分管理,围绕自强脱贫、参与村内环境卫生清理以及其他集体公益活动发放积分卡,群众通过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进一步改善民风,激发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致富不忘“老家人” 小康路上“一搭走” —子洲县顺天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扶贫帮困纪实
养殖场文图/本报通讯员叶春瑞走进子洲县顺天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宽敞整洁的猪舍,在距离养猪...
子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