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文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为陕北子洲家乡写一首歌,一首能由官方打造出品的歌,一首向上向善的鼓舞人心的歌。
近年来,我发表了几百篇陕北题材的散文,引起了一些陕北籍自媒体的注意。今年年初,子洲网事号创办者拓磊问我可否为家乡子洲人写一首歌,写成后,他找人唱,然后他制作视频再进行多渠道传播。
当时,纯粹出于娱乐的心态,就非常随意地答应了。几番修改后,就将歌词《子洲人个个能夺魁》交给他了。很快,子洲籍北漂歌手牛小军愿意唱这首歌,但他先是用一首内蒙古草原歌的曲子唱了出来,虽然感觉不错,但没有进入视频制作被放弃。后来又套用《歌在飞》的旋律唱了出来,拓磊随即配了画面在他经营的多个公众号上传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客观地说,这种极其原始而草根的制作,从词到曲到视频都有太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这种传播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子洲三川口的年轻人竟然将此编成了舞曲,我的老家亲人看到后也给予了鼓励,我的同学及陕北家乡文艺界的朋友们看了也提出不少意见。
我非常不甘心。我感觉我的家乡子洲官方应该出面来打造这首歌。在我的记忆中,子洲历史以来真正由官方打造的有影响的县歌是1978年,歌词中前两句就是:“全县人民总动员,大战1978年。”当时我11岁,但现在我还会唱这首歌。可见一首好的成功的县歌的影响力是多么广泛而深远啊,它甚至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长久。
我经常关注着陕北,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关注着文艺界的成绩,自然关注着每一首市歌与各县的县歌。以市歌县歌而论,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特点。公平而论,我们实在不好说某首好的就是经典,某首一定就不行。每一首都是爱的表达,每一首都是情的传播。
但是,有一点我是非常清醒的。这些带有广告性质的歌曲如果没有精美的大众喜欢的词、曲、画、唱,基本都是极其容易消逝的产物。同时,这类歌不能走只适合歌手唱的路子,这类歌面世就是为了众人唱的。
我非常着急,我想找一个谱曲的老师,可惜,我和音乐界的人从来没有任何来往。无奈之下,我找到家乡的文学同行宋成同志,宋成很是热心,他推荐了一个子洲乡下退休音乐老师张建国,他几经修改,拿出了音乐初稿,他又为我推荐了子洲音协的常浩军老师。
常浩军老师对这个曲子进行了不下七次的修改,更多地注入了民歌的风、黄土的韵,同时又不失时尚的元素。这期间我的歌词也进行了一些修改,词好了,曲好了,谁出资成了一个现实问题。常浩军老师为此专门找到了子洲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万昌同志,当面给他唱了两遍,现场就得到了李部长的大力支持。随即我和常老师敲定这首歌由子洲籍歌手李天一演唱。
初次录音合成后,出现了个别不同意见,认为似乎还有个别不完美之处。常老师和李天一还专门进行了第二次录音。这期间,常老师要克服家里孩子小的困难、克服自身工作繁重的困难,李天一克服考研紧张复习的困难,积极投身到歌曲的视频制作中。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情结就是爱家乡,就是想用各自的方式为家乡贡献力量。
从2017年4月到11月,为这首歌的出品,我和常浩军老师研究了不下30次。9月,为了推进这首歌的进度,我专门回陕北与常浩军老师、摄像刘伟老师进行了商讨。10月份,这首歌的第一版视频制作出来后,我和常浩军老师感觉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陷入了痛苦中,自我否定从来都不容易,但是我们忍痛割爱,将此推倒,重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筹划、重新进行视频制作,我们吸收社会上方方面面意见,重新组织力量进行制作。
在打造这首歌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感人故事和幕后英雄。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其中的过程耗费一个人的心智不亚于写一部中长篇小说,不亚于经历一次由失恋再到爱恋的过程,不亚于经历一次大病的过程。如果从我最早酝酿歌词算起到最后正式出品,这首歌曲跨度整整一年,各个环节的修改不下百次。
最想说的是感谢家乡各界人士的支持,感谢家乡子洲宣传部门的支持,感谢家乡媒体老师们的支持。歌曲也好,MTV也罢,是遗憾的艺术。对歌曲的评价已经是观众的事情了。我能在千里之外为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用这种方式做事,经历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失去再多的东西心里都是愿意的,都是甜蜜的。
哦,黄土地飞出一首歌!祝愿家乡明天更美好!
新闻推荐
12月8日,子洲县人民医院组织健康扶贫工作医疗队深入该县驼耳巷乡牛圈湾村开展义诊活动。医疗队在牛圈湾村村委会设立了临时医疗服务点,内科、外科、儿科、骨科、妇产科、化验科等科室大夫,携带B超、...
子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子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