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元,25元,衣服便宜啦!快来看一看啊,瞧一瞧啊!”9月21日,在兴业县城区一条街道旁,一位走路一瘸一拐的中年女子在一个成衣摊点卖力喊卖,来往顾客络绎不绝。
这名中年女子叫梁寿志,兴业县大平山镇田寮村人。她是一位残疾人,但为人热情爽快,大伙都亲切地喊她“梁大姐”。她与丈夫杨发旺育有一子一女,2015年前,她的儿子在上学,其丈夫和女儿又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家庭开销大,经济负担沉重。在2015年的贫困户精准识别中,梁寿志户的精准识别分数只有10分,因病、因残、因学将这个家庭拖入困境。
虽然政府“兜了底”,致富还得靠自己。面对生活的困境,梁寿志没有半点退缩。特别是兴业县提出搭载产业致富后,梁大姐心里头热了。她意识到残疾并不可怕,只要精神不垮,肯发愤图强,一定能让生活好起来。
去年,梁寿志把自主创业的想法告诉了其帮扶人兴业县残联副理事长周旭。周旭等帮扶干部上门“会诊”,认为梁大姐虽然贫困,但人十分勤快又肯吃苦,因此帮助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自主创业计划,并将梁寿志列入2016年“党员扶残温暖同行(三期)”项目受助对象,为其提供1000元作为创业基金。
很快,梁寿志利用这笔创业基金,从广东等地批量购入衣服和小商品,到县城做起了流动零售成衣的生意。在梁寿志的用心经营下,成衣生意渐渐有了起色。目前,她零售成衣日均获利达100元以上,年均增收2万元至3万多元,零售成衣也成为了梁寿志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尝到了自主创业带来的甜头后,梁寿志开始琢磨更长远的致富之路。去年,她连续参加兴业县残联组织的2016~2017年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班,刻苦学习生猪养殖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不断给自己学习“充电”,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兴业县残联了解情况后,将梁寿志列为2016~2017年“阳光助残扶贫”项目对象,免费为她发放了3头猪苗、2包饲料等。如今,梁寿志在家里圈养起了生猪和土鸡,每年可以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
除此之外,2016年以来,该县残联还通过落实国家教育资助、医疗保障兜底脱贫、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等政策,有效解决了梁寿志户因学因病致贫、住房保障不达标等突出问题。
凭着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有关部门的帮助,梁寿志一家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并于去年年底顺利脱贫。如今,梁大姐在心里盘算着:现在先存点钱,明年再继续扩大经营和养殖规模,我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新闻推荐
近日,S207线桂平至铁山港K89+350处(兴业县山心镇石门村)水毁路基修复工程开工。据了解,塌方处由于强降雨冲毁路基,导致下边坡发生塌方,面积约600平方米。玉林城区公路管理局投资45.6万元对该下边坡坡脚...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