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羊形铜灯:年代:汉代级别:二级,尺寸:长12.5cm宽7.3cm高13.5cm质量536克,出土地点:1982年兴业县龙安镇龙安村,收藏:玉林市博物馆"美羊羊",羊背上翻即成灯盘。是迄今出土的5件卧羊灯之一
白天,它是一只体态端庄、丰满肥硕的绵羊,蜷足伏卧,目视前方;夜晚,它变成一盏头顶烛火的明灯,以跳跃的火光照亮屋宇,伴随主人度过数不清的夜阑。
它是一盏两千多年前汉代的铜羊灯。1982年3月在兴业龙安村的山坡茶园上,它从深深的泥土下重新现世,被送进博物馆,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令人惊艳。接下去,它到过北京,到过法国,但凡要参加较高规格的古董艺术展,博物馆工作人员就会想到它。
灯作卧羊形,浑圆肥硕,昂首,卷角,竖耳,颔下长须垂至前胸;羊背与躯体分铸,设计成可活动的灯盘,身躯为空腔,正好储放燃油,脖颈处以活钮相联,臀部设小提钮,将羊背上翻置于羊头,即成一只灯盘,可贮油点灯;盘沿后边尖嘴处有一小流口,由此可将灯盘内剩余的燃油回收到卧羊的腹腔内。只要将灯盘扣回到羊背,灯火就会自动熄灭,同时将熄灭后的残烟封闭,避免呛人,灯盏又复为精美别致的摆设物。
“这件铜羊灯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品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市博物馆副馆长李义凡赞叹道。中国古代“羊”与“祥”通用,以羊形作灯象征吉祥,“跪羊”则包涵了孝道的中国传统思想。
据了解,迄今在全国出土的铜卧羊灯共5件,龙安村出土的这件便为其中之一。
是玉林古文明的标志
当夜色四合,最初的人类只有借助月光来照明,后来有了火和带油脂的植物做成的火把,但火把只适用于室外。商周时懂得了用油来点灯。战国已有铜灯。“到了汉朝,随着人们审美意识与工艺水平的提高,人形灯、动物形灯开始大量出现,人们也不断地在这种造型的灯具中融入更为深邃的思想感情,这盏汉代卧羊铜灯,造型生动、装饰富丽,正是汉代崇羊观念与儒家思想在文物上的具体反映。”李义凡说。
如果说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玉林地域已现人类活动迹象,那么这件铜羊灯的出土,表明两千多年前汉代的龙安已出现较高的文明,可谓玉林古文明的标志,而一千多年前此区域始于唐末、盛于宋代的绿鸦冶铁场,是不是承托传延了这一文明?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灯,伴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一路从远古走来。灯下,红袖添香,缝衣纺线,为文作画,这盏古雅的青铜羊灯,曾照亮谁人的夜阑?
(记者谭伟玲)
新闻推荐
...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