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忙着给竹笋去壳切皮腌制好待售的竹笋30多户从事竹笋加工,全家老少齐上阵
正是竹笋加工季节,记者走进三井村,如果不是村民们家门口停着一车车刚从外地收购回来的竹笋,你会以为是走进了哪个农庄。
村民周桂明家里,一家人正在剥笋壳、切皮。他们今天收了2000多斤竹笋,“多的时候收到4000斤左右。”周桂明说。从剥竹笋壳到最后的切片,全是手工操作,只见他们熟练地先用刀从竹笋两边切上一刀,再用手将壳剥去,剥完壳后便是切皮,将竹笋外面粗糙的表皮切掉。一根竹笋从收回来到去壳切皮,最后只有原来重量的一半了。
切完皮后,将竹笋切成两半,然后放进锅里煮。煮熟后才开始切片。“煮熟后切片才有韧性,不易切碎。”周桂明说。
记者看到,周桂明家的竹笋加工场有100多平方米,工场内有几十桶已经加工好的待售竹笋。“去年的竹笋每斤卖2.2元到2.3元,预计今年价格会高一点。”周桂明说。
每年加工竹笋在13万斤左右,周桂明今年已经加工6万多斤。“我家的加工规模在村里只属于中上水平。”他说。
做竹笋加工已有近30年的周桂明,见证了三井村竹笋加工业的发展历史。
李文的竹笋加工场比较上规模。这天他刚从兴业县山心镇收了3000多斤竹笋回来。堆成小山似的竹笋几乎把他的加工场占满。夫妻两人一个剥壳,一个切皮,“做这一行比较辛苦,年轻人不想做,宁愿到外面打工。”李文说。李文的子女都到外面打工了,他们对这一行没兴趣。
三井村的竹笋加工基本上是手工操作,虽然现在很多加工户都买有竹笋切片机,但为了做得更精细,大部分都是用手工切。由于费工费力,原来村里50来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现在只有30多户坚持下来。“现在赚钱的路子多了,一些村民便放弃了这份辛苦的营生另寻门路了。”李文笑着说。
觅准商机,勤劳村民走上竹笋加工之路
南方人爱吃笋,精明的三井村人早年就瞄准了这个商机。
在三井村的特色农作物中,芭蕉排第一位,其次是蔬菜种植。而竹笋规模种植几乎是一张白纸,但却形成了几乎家家户户搞竹笋加工的现象。
对于这个现象,40多岁的村民周桂雄分析说:“是三井村人勤劳形成的现象。”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村民们插完田或收割完后,就没什么事做了,就想着搞点副业来补贴家用。于是,一些人家便在房前屋后种上竹子,以便到收获季节把竹笋砍下来拿到圩镇上去卖。
开始时村民们一根一根卖,觉得卖不上价,便切成片来卖。由于他们做工精细,保留了原汁原味,在圩镇上很受欢迎。于是,在卖完自家的竹笋后,脑筋活络的人便到外面收购回来加工。这种“借鸡生蛋”的方法很快就被其他村民效仿,慢慢遍及全村。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当天加工出来的竹笋便很难当天销完,村民们便由原来的粗加工转为深加工,即用盐腌制。腌制好后,便拉到玉林城区的市场去卖。慢慢地,居然卖出了“品牌”。很多人来市场买竹笋时,都会问上一句:“是三井村的吗?”
一些商人从三井村的竹笋上看到了商机,便专门收购三井村加工的竹笋批发到广东卖,居然大受欢迎!“只要是三井村加工的竹笋全为纯手工制作,而且,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从不添加防腐剂。”周桂雄说。
后来,销路越来越广,除了广东与广西毗邻的县市外,三井村竹笋还远销到湖南、福建等省。
金融机构支持,规模不断扩大
李寿华是村里的老文书,他家也是“资深”的竹笋加工户。“三井村的竹笋加工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信用社的扶持。”李寿华说。
上世纪90年代初,三井村加工出来的竹笋大受欢迎,很多村民便想扩大加工规模。但由于资金不足,竹笋加工徘徊在小打小闹的阶段。后来,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便鼓励地方金融机构给予扶持。当时的仁东信用社首先站了出来,派专人上门了解情况,逐家逐户深入了解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按照“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扶持各个竹笋加工户,使有志于扩大竹笋加工的农户得以迅速壮大。“几乎全村每户竹笋加工户都得到了信用社的贷款支持。”李寿华说。直到现在,信用社依然是三井村竹笋加工户强有力的后盾。
虽然现在已有部分加工户放弃了竹笋加工,另寻出路,但由于很多加工户都扩大了规模,三井村的竹笋加工在广西周边的省份名气仍然越来越大。“以前三井村的竹笋只销往广东、海南等省份,近几年,连湖南、福建、江西等地也有客商前来收购了。”李寿华说。
据李寿华介绍,村里每户每年竹笋加工在10万斤到20万斤。“春节时价格最好,能卖到每斤3元多,有时甚至卖到4元。”李寿华说。
(记者王耀前通讯员陈文)
新闻推荐
龚秋兰在医院照顾儿子。...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