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河堤改河道填宽的新道路(1943年)
一直以来,西北地区是中国政治上最黑暗、经济文化最落后、交通最闭塞的地区之一,而这些状况也正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因素。直到陕甘宁边区成立后,尤其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更是明目张胆对边区实行军事侵扰和经济封锁,边区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因此大力发展经济成为边区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动员全边区军民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促进边区的经济建设,是边区交通运输工作上的基本方针。
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了建设厅,1942年,建设厅成立了交通运输局,在绥德、三边、陇东、关中四个分区设立交通运输分局,在定延、定庆、清靖三条主要道路上设立各路管理局,负责各路的修建养护及运输。
边区境内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没有一条可供车辆行驶的道路。边区成立前,国民党为进攻苏区而修筑了咸(阳)榆(林)、庆(阳)环(县)等公路,但皆无桥涵,路基亦未完成,修成部分也因缺少养护,多被雨水冲毁,而且延安以北至延川尚未修建。
边区政府1937年9月成立,至1949年5月西安解放迁往西安,十多年的时间,边区修筑了一千多公里的公路和一千多公里的大车路及一千三百多公里的驮运道。数量虽然不是很多,质量虽然不是很高,但在边区战时和紧急状态下修建了这么多道路,使昔日交通闭塞的边区初步形成经济、适用、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大大方便了盐、粮及各种物资运输及军事运输。有力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粉碎了敌人的封锁阴谋,发挥了交通运输基础性作用。
1937年秋收后,边区组织民众修筑延安姚店经青化砭、王家屯至延川永坪77公里公路。正值寒冬,施工十分困难和艰巨,用柴火烤化动土,加快工程进度,最多时每日五千多人施工。边侧设边施工,年底完工。同时还修建了延川至永坪36.7公里公路。使咸榆线全线得以贯通。1938年修建了甘泉六里峁至甘泉姚店子公路;修建了延安至安塞32公里大车路。接着在1939年修建了安塞龙石头至茶坊川大车路。1940年动员民工4200多人,修建了延安至安塞高桥川西河口曹沟渠50公里大车路。方便了工业原料运输。同时修筑了定(边)庆(阳)路去西华池330公里公路。10月开工,年底完工,因水毁严重,行车颇为困难。至1940年年底时,边区已有公路775公里。
边区的运输工具是民间的畜力板车,骡马大车和驮畜。没有营运汽车,所以边区的道路建设主要是修筑大车路,发展畜力运输。1941年边区政府建设厅连续发布了《为完成两千里大车路给各县的指示信》《动员群众修筑两千里(华里)大车路的办法》《广泛发展边区境内驮运道的计划》等文件。指示信中指出:“迅速修建边区的主要大车路,是发展边区经济的前提,任务完成的愈快,则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就愈大。”随之开展了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修筑一千公里大车路热潮。各条路成立工程管理局,具体实施工程指挥、组织和安排。1941年边区修建的大车路,主要有以下几条:
定边至庆阳的大车路,全长300公里,由陇东和三边分区负责,动员民工,10月开工,年底完成。
安塞至靖边的大车路,3月动工,历时月余,完成安塞境内75公里。
延安经金盆湾到临镇的大车路,全程65.5公里,3月开工,4月完成。
庆阳经合水、富县到临镇的大车路全长127.5公里,此路沟通边区南部东西方向,由甘泉、固临等沿路各县动员民工修筑完成。
安塞砖窑湾至志丹的大车路,全长55公里,是延志路的一段,年初开工,4月完成;次年又完成志丹至孙克崾岘一段。这条大车路建成后,为延安西北方向到定边开辟了一条捷径,成为边区食盐运输的主要通道。
清涧经子长瓦窑堡、安定至靖边的大车路,全长135公里,4月中旬修至大坪。年底已通至安定。
修建一千公里大车路,边区拨款10万元作为开石砭、修桥涵的石工费,路基土方由沿线群众动员民工义务完成。
1941年还动工修建延安至南泥湾43.4公里公路。组织延安民工5千多人上劳,于1943年全部完工。延南路的修建,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反击胡宗南进犯边区的自卫作战中,也发挥了特殊作用。八路军沿线设防狙击,与十倍于我之敌激战七天七夜,完成了党中央和各机关学校团体撤离延安的任务。
1941年边区道路里程达1484公里,其中能通行汽车的约1276公里。1942
年以后,主要力量是保干线,强养护。未通者修通,已通者改善。咸榆公路干线重点抓了富甘段,延安段,延川段整修,添修桥涵,定延路重点改善了志丹至孙克崾岘一段,用土工10.2万个,石工8千个。清靖路大部分完工,清涧至子长安定旧城可通行汽车。为了开发边区石油、煤炭。1942年及1947年两次动员群众修建延安姚店经甘谷驿至延长50公里公路,有力促进了延长石油开采利用。
1943年是既有道路的改建和完善,重点有干线9条,支线5条,总计1680公里。能通车的有:咸榆路的富延段103公里(富县界子河以南为白区),延米段248公里,延靖路之延塞段32公里,延定路之延志段,绥西(子洲)支线37.5公里,清靖路135公里之清安段,延安三十里铺至南泥湾30公里,延安至临镇路66.5公里,庆阳至临镇路255公里,茶坊支线10公里。
新修的大车路有甘泉六里峁至府村支线13公里,佳县至螅镇50公里。关中分区1944年修的马兰至柳林、衣食村至陈家楼子两条47公里。至1944年,共补修公路691公里,大车路约1000公里,改善和修筑驮道8条长1365公里。昔日抬头见高山,出门就上山的状况有了巨大的改变。
1945年以绥德至吴堡宋家川修建改建为主。1946年绥宋段又动员民工1200人,修建45公里,路宽5米。在咸榆线富米段及绥宋支线改建中,增修桥梁32座,涵洞63道,水管及明渠49道。路基补修工程83处,用工9.4万个,绥宋路可通行汽车,成为边区通向抗日前线的重要通道。
由于自然环境差,资金奇缺,再加战事和工期的影响,边区修筑的道路、技术标准都很低,坡陡路窄,缺桥少涵,都是土路、极易水毁。
驮道:在原行旅所走的大路、小路上略加拓宽整修,一般将路面加宽至5尺
(系木匠尺折合1.67米),坡度可达20%至30%,使驮畜能爬上坡为限。
大车路:可供行驶畜力车(马车、牛车、驴骡车)的道路。边区政府在1941年动员群众修筑一千公里大车路时曾发出指示,大车路一般路面宽三米。
公路:一般标准路面宽为5米至6米,平川原上可达7米以上,在陡峭岩崖石砭段也可以3米至4米,最小弯道半径10米以上,最大纵坡要求在8%以下,实际施工中多有15%上下的。边区群众有时把汽车路(公路)和大车路统称为公路或马路。
道路施工前,由边区建设厅及交通运输局派技术人员先进行简单的勘测设计,编定预算。1941年边区在修建一千公里大车路时,各县区均建立筑路委员会,路线所经区区长或区助理员及路线所经乡的乡长及有关团体负责同志为委员,县长或区长为主任委员,负责领导与组织动员辖区的群众义务完成。时值抗战军兴,军运浩繁,动员民众修筑,是民众应尽的义务。
工程分为土工和石工两种,土工的修筑采用动员道路两旁5公里以内的群众,以自卫军半军事组织形式义务参加完成,每劳所用工日俱计入本人应尽义务劳役之内。而修桥开砭等石工活,一般由政府筹款,招募石匠工人进行。
1947年3月,国民党重兵进犯延安。直至1949年5月,边区政府迁往西安,完成历史使命止,边区再未进行大的公路建设。由于战争的破坏和水毁,边区的道路破损严重。为了日常通行,除了加强养路队养护外,边区在每年秋冬和初春,组织群众进行一到两次普修,并形成惯例。这一良好的传统和惯例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
与当今时代比,边区的道路虽然标准低、数量少,但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且为边区的交通运输事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为巩固和发展边区,为完成党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作者原单位:延安市交通运输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涛安磊)今年以来,绥德县下大力气整治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通过五个强化,推动各级机关党建全面过硬。该县建...
绥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绥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