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展示他的石头手工艺品 精美的“石头”
文图/本报见习记者 耿永飞
核心提示
今年8月份,在榆林首届观赏石博览会上,绥德县白家硷镇和谐村农民张辉带来的近60件以奇石、鹅卵石为材料制作的石头展品,深得客商青睐,纷纷购买。这让张辉看到了创作石头手工艺品的美好前景,也更坚定了他用心做事的信念。
怡情山水 热爱自然
1990年出生的张辉从小就喜欢往山里沟里跑,热衷于观赏一棵树的枝叶、一株草的根须、一块石头的形状。他生活里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和种养草木上。张辉说:“从观叶植物到茎肉植物,再到木本植物,我都喜欢倒腾,甚至嫁接。”
然而,生活的沉重猝不及防地到来。张辉12岁那年,父亲因身患疾病离世,随后母亲也患上了几种慢性病,迫使张辉读到初中二年级便辍学回家,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
十多年来,张辉先后在饭店做过厨师,摆地摊卖过水果,甚至还跑去福建卖绥德特色小吃油旋、羊杂碎。但无论做什么工作,张辉始终不能割舍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爱好。
2015年,张辉被识别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干部经常找他谈心谋发展,经过多次的交流沟通,张辉决心从自己热爱的花卉与石头入手,寻求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张辉说:“我想着,爱好做成事业,也能挣钱呢。”
精雕细琢 投身石艺
“我们绥德石头资源丰富,制作石头工艺品,可以就地取材,把原生态的东西搬到家庭生活中,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天然的美,这是我的创作初衷。我做的石头工艺品例如鱼缸、茶台、花盆、笔筒等都兼具实用性,价格实惠,适合普通人群消费,可以引导石头工艺品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张辉说。
张辉家的院子里摆放着10多吨颜色丰富、质地上乘的奇石、鹅卵石,同时也放置有吊磨机、钻孔机、石材切割机等大型机械,以及不计其数的零碎加工物件。
2018年7月,张辉耗资近13万元备齐了制作石头手工艺品的器械,从此他便沉浸在雕琢打磨石头的世界里。对一块石头的选材决定了一件工艺品的题材。天然的才是最美的,张辉在创作时尽量突出石头的优点,尽可能地保持石头的原生状态,以天然为主、手工为辅。创作时,他先把选择好的石头底部切割平底,根据做的工艺品不同,选择相应的工具进行钻孔,或者用角磨机掏空,然后换各种磨头工具进行修整、平底、修边、打磨,之后再用抛光片依次进行抛光,最后高温上蜡,让石头能达到长期的保养,增加鲜亮度,使得原有的颜色呈现出来。
“打磨一件复杂的需要两三天,简单的几个小时就能做好,无论简单与复杂,都是一个成就美的过程,看着这些石头变成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我就开心。”张辉说。
憧憬未来 发展产业
今年以来,张辉制作的手工艺品开始向外售卖,通过在网络平台的大力宣传,已经陆续售卖出去100多件,收入近3万元,其中一件用葡萄石制作成的鱼缸,顾客价位给到2300元。
这块石头是张辉千里迢迢从四川雅安大渡河边淘来的,对此感情深厚,所以没有舍得卖。目前,经常会有客商慕名上门,洽谈合作订单。
张辉说:“作为陕北首家以奇石、鹅卵石为材料制作手工艺品的作坊,我目前只是起步阶段,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做、坚持做,这条路一定行得通。”
张辉靠着自己的辛勤努力,在2017年光荣脱贫,如今已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下一步,张辉筹划在村里建厂房,在县城开门店,因为张辉做了很多栽花的盆景石,所以他想把花卉产业同时做起来,相互带动,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新闻推荐
机械化收红薯喜获丰收本报通讯员姬晓明惠斌摄影报道眼下正是红薯收获的时间,在绥德县崔家湾镇沿无定河一线,笔者看到在田间...
绥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绥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