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维检 日常维护 抗洪抢险 轨道抢修 雨中作业 西延风貌 隧道巡检
文/宋炜
整整20年前,发生了一件值得被写入榆林历史的事情——神(木)—延(安)铁路建成投运。从那时起,榆林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了稳定的外运渠道,老区人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也有了更加安全、便捷的方式,榆林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阶段。
同年,在延安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一支承担着全长382.4公里神延铁路维护、管理任务的队伍——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西安维管处进驻神延铁路,在延河畔和宝塔山下谱写创业之歌,在茫茫荒漠与高原梁峁间铭刻奉献丰碑,用汗水、智慧、意志甚至鲜血写就了伟大业绩……
初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力更生谱写独属于西延维管人的“创业史”
神延铁路全长382.4公里,自延安出发,过子长、清涧、绥德、米脂、榆林至神木站。南部延安至榆林以高原梁峁、沟壑为主,北部榆林至神木属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东南缘接壤地带,这条线路每年有长达五个月的寒冷季节,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风沙弥漫的扬沙季节长达七个月,自然环境恶劣。
但就在这漫漫黄沙下和山川沟壑间,埋藏着令世人惊叹的丰富资源。榆林市累计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国内外罕见。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6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但由于交通不便,榆林资源开发利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极大制约,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之间长期无法形成“共鸣”。
神延铁路的建成,对开发地区资源、促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可想而知。于是,确保这条铁路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也就成了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
为做好运营维护工作,当时的西安铁路分局西铁工程集团(现已划归中铁电化运管公司)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西延神延铁路维管处。
20年前的神延铁路,工区是建在半山腰的,方圆几公里没有人烟,孤零零几间单薄的房子,需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员工冬季取暖靠炉子,夏天驱热靠扇子;维修的器具,以扁担、抬筐、撬棍、扳手为主要家当;交通全靠双腿,一走就是几十里;加上春融乱道、胀轨跑道、轨道电路封联、断轨、线路冻害等季节性病害的不断出现……面对维管压力大、生产生活条件差的现实情况,西延维管人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他们从早到晚,在线路上拧螺丝、耙道砟、换轨枕,养护维修隧道、桥梁、转辙机、道岔,夏季要防洪防胀,冬季要防断防裂,漫漫黄沙里有他们的身影,严寒酷暑里有他们的脚步,从没有一丝懈怠;他们开展“自己动手建家园”活动,在工区整理院落、美化工区,手绘文化墙,打造池塘景观,用电缆盘制作特色凉亭、安全警钟,开垦了小菜园、小花园,建设了文体活动场地,更新了工作、生活设施,建设了员工家属探亲房……就在这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扎根陕北、艰苦创业,为老区人民守好这条腾飞之路和幸福之路的决心和信心也更加强烈。
强基——让延安精神的荣光,成为全体维管人的心灵呵护和精神支撑
面对苦活累活多、离家远、工资低等实际情况,为凝聚人心,强基固本,西延维管处党团组织,就如何留住和团结大家的人和心,展开了大讨论。“神延铁路是陕北人民的致富路,是延安革命老区的幸福路,老区人民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维护好西延铁路,就是为扶贫脱困做贡献”“延安精神成就了中国革命,神延铁路始于延安地区,也一定能从延安精神中涉取营养和力量,让员工立足当前,着眼发展,把工作越干越好”,一个个声音的传来逐步统一了党团组织靠党建引领激励和鼓舞员工的共识,并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了红色教育。
走进枣园、杨家岭,学习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住窑洞、穿布衣,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力更生,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的历史;听毛主席亲自在杨家岭开荒种地、朱总司令背着箩筐拾粪积肥、周总理成为纺织能手的故事;看南泥湾又战斗又生产的三五九旅战士们在党的领导下,困境中奋起,艰苦中发展,将荒山野岭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满食堂,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的历程……一个个革命故事让大家深受鼓舞,也将“延安精神”深深铭刻在了西延维管处全体干部员工的心中并赓续传承。组织开展演讲比赛、红歌会,开展“文化下工区”活动。他们把延安精神编成了小故事,讲给大家,唱给大家,演给大家,用红色教育激发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成立以来,在延安精神光辉的照耀和指引下,西延维管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制度建设,引领事业发展:先后编制了西延维管处党委委员工作提醒单、制定了“三重一大”议事范围及程序,并下发了《西延维管处党支部工作评估考核办法》;在全处范围内开展了运管功臣、十大劳模评选,并在榆林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推出了王登攀、郭小平等3位工匠,张雪军、周磊磊2位春运感动人物;以选树出的先进人物事迹为基础在全处范围内开展“弘扬工匠精神 爱岗敬业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引入麦客软件搭建了“员工之声”交流平台,进一步畅通了员工反映诉求渠道;围绕比学习、比工作、比安全、比创新、比文化在全处范围内开展五比五讲劳动竞赛;进一步促进专业整合,开展了站区三专业20人21腿绑腿跑活动及中秋节三专业“兄弟一家亲”活动;落实安全生产“管”“监”责任,在全处范围内开展了十佳群安员评选及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监督岗工作;精心策划拍摄的《匠心筑梦》宣传片,达到了内鼓劲外扬名的效果……就这样,广大员工从中不断汲取营养,从此根植贫困的陕北老区,常年与钢轨和路基相伴,不知不觉已度过二十个春秋。
以党建感染和鼓舞人的思想,还需要用文化来团结和凝聚人的意识。西延维管处企业文化的核心,只有一个字——家!
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是西延维管处的文化核心;关爱小家、共建大家是西延维管处的文化宗旨;企业兴旺、员工幸福是西延维管处的文化愿景;身和同住、互相照顾,口和无诤、互相谦让,意和同事、互相支持,矩和同守、互相提醒,见和同解、互相学习,利和同均、互相增长是西延维管处的家训;敦伦尽分是西延维管处的家规;慎思笃行是西延维管处的家戒……长久以来,身处这样的氛围中,让西延维管处的每个人,都真正做到了以企为家,他们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就该自觉为这个家努力奋斗。”
奋进——从地上到地下、从陕北到全国,打造全天候、全领域的维管铁军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加大,2006年,西延、神延铁路复线建设正式启动。根据设计规划,复线建成后,将实现包头到西安铁路线的全面贯通,神延铁路也将正式成为包西铁路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四年的紧张施工,到2010年底,包西铁路开通在即,仍旧有大量施工遗留问题亟待解决。临危受命的西延维管处动员2000余名干部员工,在西北腊月“风吹棉衣透,雪打刺骨寒”的恶劣天气中,顶风雪,爬杆塔、上线路、入隧道,24小时奋战在千里铁道线上,用18天时间,完成了包西复线、太中银两线平推整治,为开通后接管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了基础。
而这只是西延维管处20年维管工作的一个小小的片段,类似这样急难险重的情况,西延维管处还经历并妥善处置过很多:2013年7月1日-26日,延安市出现了大范围、持续强降雨过程,西延维管处管辖范围内设备严重受损。累计发生水害1436处,严重水害219处,大量旅客列车停运、折返,货运列车限速运行。为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运输通道畅通,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西延维管处员工出动近万人次,日以继夜奋战在抗洪防汛第一线;2017年7月25日-28日,陕北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绥德工务段发生水害87处,延安供电段发生水害265处,延安电务段发生水害72处,严重危害行车安全。广大干部员工昼夜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确保了管内包西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专业、敬业的态度和优质、高效的业绩,为西延维管处赢得了业界的尊重,也为西延维管处从偏居一隅到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之后,西延维管处业务版图不断扩大,西延维管人橘黄色的身影也开始出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包西、神大、准神线工务、电务、供电专业的维护管理,太中银、黄韩侯线供电(牵引供电、电力)专业的维管,上海地铁2号东延伸5/6/7/8/10号线工务专业维管,西安机场线轨道和结构房建专业、地铁4号线轨道专业维管,成都地铁9号线、17号线工建设备维管,赋隆、聚钛专用线车务、机务、车辆、工务、供电、电务专业的运营维管,亚华专用线工务、电务、供电、车务等专业的维管,榆神清水工业园专用线工务、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机务、车务、车辆、房建专业的运营维管,陕北市场专用线的维护管理,西安局管内工程项目施工……从地上到地下,从维管到工程建设,一个个项目被拿在手中,一个个业主的表彰、表扬被铭刻在西延维管处的历史上,这些既彰显了西延维管处专业的力量,更是西延维管人不断开拓进取结出的硕果,西延维管人意气奋发,不断奋进!
筑梦——在高质量发展中筑牢梦想、成就梦想
中国梦,于国有企业而言,就是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能够自觉融入和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共同成就梦想。
如今,神延铁路已经从当初的区域铁路,成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客货运铁路大动脉,每日开行的客货列车近百对,年货运通过量达到7000万吨以上,有效保证了当地煤炭、石油、农产品的快速流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西延维管处也缔造了保障铁路安全生产近7000天的奇迹。在2019年西延维管处党委组织的离退党员“不忘初心追忆陕北 牢记使命党性生辉”主题活动中,退休党员吕国军在活动结束时即兴赋诗一首:“退休四年整,重回陕北游,今昔两相比,旧貌变新颜。维管十九载,安全六千天。企业效益好,员工笑开颜”。
如果说前面说到的“奇迹”是西延维管处作为一个企业的梦想,那么,对于很多出生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梦想,也许只是能让全家人的生活过得好一些,看似简单,却往往更难实现。而招聘用工属地化,尽量招收老区贫苦子弟,这一西延维管处一直坚持的原则,就成了他们圆梦的最大助力。
郝爱曙,出生在绥德县一个偏远的农村,世代务农。从一所铁路院校毕业后,借着西延维管处的特殊招聘用工政策,实现了人生理想,2001年被招到西延维管处所属绥德工务段。从基层巡道工干起,经过技术员、副工长、技术科长等岗位锻炼,通过竞聘最终走上了副段长的领导岗位。如今,他在榆林城里买了房,有了车,结了婚、有了孩子,他经常说:“是包西铁路和西延维管处成就了我的人生梦想,如果没有这条铁路,没有市场化的运营维管,哪会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
还有西延维管处所属延安供电段的一名员工,家住绥德县吴家沟村,在西延维管处延安供电段工作已有十余年。刚来单位之初,家里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其父亲因病做过手术丧失劳动能力,日常药品花销较多,母亲需要在家全天照顾父亲,家中所有花销全靠他一人承担。对于他来说,能在家门口就业,照顾父母和赚钱养家两不误,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这是驻地企业给我带来的福音,让我们这样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吃上了致富餐。”
其实,过去二十年间,像郝爱曙他们这样的员工,在西延维管处累计有近千名。他们在西延维管处实现着个人的梦想,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反过来为企业的梦想助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这,也正是西延维管处在服务地方、履职尽责的同时,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老区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最佳例证。
再出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于变局中开新局
难说再见!
2020年6月,西延维管处党群工作人员杨志斌发出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世界真的很大,如果没有刻意见面,就再也不会见面,感谢在路上遇到温柔的人与事,‘兴榆路5号’我们不说再见……”
受西安局集团公司生产力布局调整影响,西延维管处整体退出了包西线维管市场。西延维管处及下属的三个专业段均面临着机构调整,上千名干部员工面临着失业、转岗问题。在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如何推行机构改革,如何做好人员的分流及维稳,如何保障在岗员工的收入,如何确保既有维管项目的安全生产……一个个难题摆在眼前,成为了西延维管处巨大的挑战。
难吗?怎么会不难?怎么办?只能迎难而上,于变局中开新局!
从目前内外部形势来看,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但也有很多的进阶空间。西延维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处干部职工将在西安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谨慎决策、冷静分析,积极应对危机寻求良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确保安全生产稳定,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平稳过渡。在巩固既有的维管业务的基础上,把经营开发的重点放在开拓全专业维管业务、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维管、大力承揽工程施工任务上,适时进军陕西之外的维管市场,力争通过提高市场份额,缓解西延维管处的困境。
也相信西延维管处一定能在守望初心中砥砺奋进,筑梦扬帆中不负韶华。
新闻推荐
本报见习记者耿永飞通讯员杨聂而报道近日,记者从绥德县教体局了解到,绥德县总投资1460万元,对该县义合小学、中角镇九年制学...
绥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绥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