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榆林 今日横山 今日神木 今日府谷 今日靖边 今日定边 今日绥德 今日米脂 今日佳县 今日吴堡 今日清涧 今日子洲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今日绥德 > 正文

陕北唢呐—回荡在岁月长河里的生命壮歌

来源:榆林日报 2020-07-18 08:44   https://www.yybnet.net/

曹斌

连绵起伏的山梁上,一杆长号响彻云霄,几个吹鼓手伴着尘土吹吹打打走过来,气势恢弘、婉转悠扬的唢呐声瞬间在山山峁峁、沟沟岔岔间萦绕回荡。

陕北唢呐起源于金元时期,记载于明代文字,被称为“大吹”,先用于军中,后流于民间。明代窦氏因祖辈犯法被贬到绥德当吹鼓手,被称为“龟子”,穿着官府发的“龟皮”,负责管理全县的鼓吹乐艺人,并为官府中奏乐。

陕北唢呐班一般由五人组成,两人执唢呐(一个是上手,称为主吹;一个是下手,配合主吹),剩下三人一人敲鼓、一人拍镲、一人打锣。唢呐长度一般为二尺五,杆用柏木制成,青铜碗作头,音色高亢苍凉、粗犷浑厚,因此极具撼天动地的艺术表现力。凡遇过满月、闹秧歌、合龙口、办庙会、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等活动,陕北人都要雇吹鼓手演奏助兴、辟邪趋吉,本地人称之为“动响器”。场院里,铜号低回三声,牛皮鼓“噗啰啰”打起,小镲和音而至,唢呐随即登场。吹奏者浑身用力,碗头随调俯仰摇摆,指头有致滑动翻飞,腮帮子随口腔气流时而鼓起,时而深陷。欢快时清脆激越、清丽悦耳,悲伤时哀怨凄凉、如泣如诉。陕北唢呐曲牌丰富、风格各异,欢快的有《拜场》《大摆队》《得胜回营》《红旗旗》《绣荷包》,悲伤的有《苦相思》《撒白银》《苦伶仃》《哭长城》《小寡妇上坟》,吹鼓手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曲牌。

吹鼓手最风光的时节是腊月正月,这边请完那边订,抬举得像个“活神神”。最落寞的时节是二三月,吹个小曲还没人听,可怜得像个多余人。旧社会,吹鼓手是下九流营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陕北唢呐技艺入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民歌、流行歌曲不断纳入其中,乐器引进笙、琴、小号等,乐队班子人员配置日趋增多,为这门艺术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吹鼓手也日渐受人敬重,登堂入室,出版专辑,参加艺术节,继续用这种雄浑大气的方式,演绎着明时的征伐、清时的号角,吹出年轮的喜与悲、生活的苦与乐。

摄影/大雄

新闻推荐

黄道炫: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温饱问题

民以食为天。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严重破坏中国民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共根据地大多数身处敌后,直接面对日本军事力量的压迫...

绥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绥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陕北唢呐—回荡在岁月长河里的生命壮歌)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