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绥德新闻 > 正文

一片“诗”心在玉壶 访文化学者康震

来源:榆林日报 2018-08-13 18:00   https://www.yybnet.net/

康震为学生授课

康震,1970年3月生,陕西绥德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教材委员会语文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

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唐代文学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编委,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苏轼研究会、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中国散文通史·隋唐五代卷》、“康震评说唐宋文学家系列”等专著、教材二十余部,荣获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多项,主持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多项。

2005年至今,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等专题讲座百余集;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栏目文学顾问或点评嘉宾。

无论是央视《百家讲坛》还是《中国诗词大会》,他总是神采飞扬、妙语连珠,凭着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幽默风趣,他被全国观众渐渐熟知,也得到业界人士认可和好评,“圈粉”无数。绥德汉康震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愈走愈踏实。

在接受榆林广播电视台采访中,康震挥笔题写了“故乡榆林,我永远的家园”,来诉说自己的故园情深。绥德,是康震的出生地,在这里,他度过了三年懵懂的孩提时代。他无论身在何方,都无比眷恋这片黄土地,也显示着黄土高原人独有的豪情和倔强。

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夫妻都有两地分居的生活经历。那时,康震的父亲在陕西师范大学工作,母亲在长安一中工作。康震跟着妈妈,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打土仗、摘槐花、过家家、挖荠荠菜,至今回忆起来,康震依然兴趣盎然。

周末,是康震一家人团聚的时间,一来一去都要坐公交车。公交车经停的长安县韦曲镇有一家新华书店。小康震每每一进新华书店就不走了,那些小人书深深地吸引了他,就连大街上的标语他也不放过,非要缠着爸妈问清楚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字。由于从小沉浸在各种小人书、连环画的世界里,康震的脑海里装满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成了小伙伴们心目中的“故事大王”。

除了喜欢给小伙伴们讲故事外,康震还特别喜欢绘画。读书和绘画成为伴随他一生的两大乐趣与爱好。少年时期的康震,特别喜欢以小人书、连环画为剧本,与小伙伴们扮演书中的各种角色。在玩《三国演义》的“桃园结义”游戏时,康震就常常扮演三弟猛张飞,以至于三十多年后去三峡,看到张飞庙,还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康震就读于陕西师大附中,这所学校的孩子,大多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大家都比较喜欢读书,喜欢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康震回忆说:那是一段非常难忘的时光,我们大家总是比谁读书多、谁的作文写得好,总是比着思考和探讨问题。虽然只是一群初中生、高中生,但我们关心国家大事、身边大事,拥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激情。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对哲学、理论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读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列宁的一些非常经典的小册子,还有毛泽东的书,虽然读得似懂非懂,但对此后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影响巨大。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段时光。

从1989年到1997年,康震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在陕师大文学研究所,康震师从一代宗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霍松林先生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到2002年,康震又来到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从1989年到2002年,从陕西师范大学到南京师范大学,从学士到博士后,康震徜徉在古代文学的海洋里,坚定了人生理想:追求学术和真理,追寻诗意和远方。

2002年,康震来到人才济济的北京,进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重镇——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院的前身),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北京,康震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尝到了艰辛。但因为努力,他在事业上始终保持进步。

2004年,他担任学院党委副书记,2006年担任学院副院长,200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8年,38岁的康震被评为教授,2010年,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5年,被评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从2012年起,康震开始担任北师大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除了给本科生上课、从事科研工作,负责学校办公室的行政事务外,康震还挤出时间从事文化传播普及工作。从2005年起,他多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唐宋八大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等。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的精彩点评,给全国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康震也因为这些节目的热播被更多的人熟知。

康震常说,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最具中国特色。然而古典不古,因为诗词形式在信息时代并不过时,它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典之古常常为今日之大用,这个大用就是涵养民族气质,孕育民族品格,培育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人们需要经典,也需要对经典的阐释。经历了上千年时空转换,后来者很难凭借现代汉语穿越时空感受古典美的全部魅力。这就需要经典的阐释者拨开重重迷雾,为我们展现经典丛林的深层景观。这是一个普及、传播的过程,需要政府、社区、学校、家庭、民间共同推动,形成合力,使中国诗词教育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观众们一次次被康震渊博的知识所折服。康震说只有广泛地阅读,才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人才会永远有一种非常强大的自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所有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康震却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忧心忡忡。他认为现在的教育功利性太强,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有一些更高境界的人。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什么人?首先他要充分能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再次所从事的工作不仅能给自己带来乐趣,也能给他人带来幸福。

陕北故乡,在康震心中一直是温暖的存在。在西安长大的他,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经常会随父母回老家,有时整个暑假他都和爷爷奶奶住一块。成家后,他还带着爱人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因此,他始终充满着对故乡的眷恋。2017年正月,康震在榆林讲《中国诗词与中国文化》,他以曹操、王维、李白、苏轼等十几位著名诗人的经典诗词片段为重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领人们欣赏那些流传至今含蓄蕴籍的经典,深切感受那些惊艳了时光的诗句,并将陆游、瞿秋白、毛泽东三位诗人的《卜算子·咏梅》并列解读,献给家乡“穿越古今的梅花”一朵。

古典诗词中的山河岁月温润着康震的人生,他也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尽己所能进行文化传承,带你进入每个不同的情境中,让繁华浮世中能多一份沉静,感受你和古人之间生命状态的沟通,体悟那份触动和暖意。

文图/记者李苗苗张文斌何晓

新闻推荐

霸陵歌会终极定格赛火热开赛

歌会终极定格赛现场在4月启幕,经过层层选拔后,8月3日、4日连续两晚,第九届“霸陵新区杯”大型公益歌会终极定格赛在...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三个绥德汉子2018-08-01 07:11
评论:(一片“诗”心在玉壶 访文化学者康震)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