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绥德新闻 > 正文

欢乐祥和迎新春 塞上年味分外浓

来源:榆林日报 2018-02-22 09:09   https://www.yybnet.net/

正月里,绥德县蒲家洼村的传统秧歌沿门子表演。 宋渊博摄 除夕夜,市民们在榆林老街逛灯会。 刘继远摄 大年初一,市民刘先生一家吃团圆饭。 刘继远摄 榆阳小街被装扮得年味浓浓。 刘继远摄 腊月二十三,绥德县下马川村进行传统的打火塔塔仪式。 宋渊博摄 逛市场买年货。满孝永摄 市民们在榆林老街吃小吃。 刘继远摄 正月初二,榆林老街上米脂秧歌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 刘继远摄 新式“老八碗”。 满孝永摄

本报记者 满孝永

在响声震天的锣鼓、唢呐伴奏声中,在红红火火的春联、灯笼映衬下,在浓浓年味和别样年俗的氛围里,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迎来了新的春天,迎来了新的希望与新的征程。

诚如作家王祖文在《燃烧的陕北年俗》中所说,陕北的年是浓烈的、红火的、燃烧的、美丽的。见过的人们永远过不够,没有见过的人们听了都沉醉。那种美,那种绝,那种快活,在陕北之外的地方是很难找到的。

“腊月里,二十三,我送灶马爷上天关;腊月里,二十四,裁下对联写大字;腊月里,二十五,称上几筐黄萝卜;腊月里,二十六,割上几扇猪羊肉;腊月里,二十七,豆腐做好做黄酒……”

这首流传于陕北地区的《过年歌》,记录的是包括榆林在内的陕北地区群众迎接农历新年的各种准备活动。不难看出,与全国很多地区的年俗不同,榆林人有着自己的一套迎接新年的仪式。而这些仪式,正是从腊月二十三的“送灶”开始……

“送灶”即榆林人所称的“送灶马爷”。过去送灶时,人们要在灶神牌位前上香、烧黄表、叩头,然后放炮欢送灶神上天。

“虽然整体过程差别不大,但一些小的细节还是凸显了榆林年俗的与众不同。送灶当天,人们虽然不打扫屋子,但会拿笤帚把门圪公式偷偷扫一下——因为老百姓传说这里是灶马爷记录本家人作恶的账簿所在,灶马爷上天时会先把账簿翻一遍,以便向玉帝汇报。扫过之后账簿了无一字,灶马爷便只能‘上天言好事\’了。”绥德县文史专家李贵龙说。

榆林的年味是用红色映衬出来的。除夕下午,大人便带着孩子们开始贴对联、挂灯笼,并将“石榴赛牡丹”“喜鹊闹梅”及有关十二生肖题材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除了窗户、门框,就连大门、墙头、碾磨、炕头、粮囤、井台乃至猪牛羊圈都被红色包围着。

夜幕降临时,榆林山乡灯火通明,山头上、门前的火塔塔和着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的鞭炮燃得正旺。长辈们把家里的犄角旮旯都打了醋坛,又把镇邪的刀斧、擀杖立在门后,便转身走出家门,登上山顶静观天象,细看来年的收成与光景……

“忙月尽,闲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奔忙了整整一年的榆林人,终于等来了一年中最清闲的一天。这天的“开门炮”响罢,晚辈的主要任务便是给长辈们拜年,问候语清一色是吉祥话,大多是“您老强健着”,表达的是晚辈们对长者身体健康的祝福。

到了大年初二,城里、乡间走亲戚的人就多起来了。儿孙满堂的老人个个笑得嘴都合不拢,新女婿更是要在此日去丈母娘家拜年,当天也少不了一顿丰盛的招待。到了初三、四,乡下的秧歌就闹腾起来了。他们会先在伞头的带领下拜神谒庙,当喧天的锣鼓、唢呐声响起,新年的红火气氛便达到了顶点。

庙里闹罢,便开始逐家逐户沿门子,为村里的各家各户送祝福。就连住在山圪垯拐角处一眼窑里的小家户,伞头也能将吉庆秧歌信口唱来:“亲戚主家你听我说,你这地方是真没剥儿。一眼窑,院子窄,回来个金马驹正好捉……”

正月初五起,榆林各地流传有“送五穷”“爆六甲”“放赦”“老鼠嫁女”“火判官”“铁水打花”“猜灯谜”“顺星”“转九曲”“燎百病”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也与“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一起,让榆林的年味变得更加浓郁、诱人……

让无数榆林人难以忘怀的,除了尽显欢乐祥和的陕北年俗,还有地地道道的舌尖上的榆林年味。

“彩灯飘飘迎风展,迎来新春迎新年。榆林的美食走向街,欢欢喜喜陕北过大年。榆林山,榆林水,榆林美食不是一般的。农家菜,吃点羊肉,还有老榆林人呀喝的浑酒……”

在今年的“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中,驼城老街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有高高挂起、映红天地的春联、灯笼,还有满浸陕北年味的特色美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只要走上老街,便可以呼吸到空气中弥漫的各种年茶饭的浓郁香味。而这种生活、这种味道,只有当你远离之后,才惊觉它的美好。

家住榆林西沙的市民万青秀,大女儿远嫁安徽,今年难得回到榆林陪父母过年。为此,万青秀和老伴从腊月十五起就奔忙于城区的各大商超、市场采办年货,准备年茶饭。

“和往年相比,我家今年的年茶饭做得尤其多。除了酥鸡、丸子、烧肉、肘子、排骨这些,还买了几条鱼和咱们榆林地道的羊肉。毕竟女儿好不容易回家过一次年,得让她吃好、吃美!”万青秀说。

而在素有“旱码头”之称的绥德县城,新年前夕,主街道两侧的年货市场上可谓车水马龙,数不清的男女老少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正忙着采买各式年货。

“义合老八碗”的门面内,店主霍壮伟一会忙着给顾客介绍产品,一会忙着收钱找钱,一会又要将陕北传统美食“八碗”“五魁”装盒装袋。据了解,霍壮伟的姐夫原本在义合镇上开了一家酒店,因为“八碗”“五魁”做得颇有名气,便决定到县城开店专营“八碗”“五魁”生意。

“现在不少人嫌做年茶饭麻烦,便选择到我们这里购买成品。这不,进入腊月中旬以来,我们每天可以卖出200多份,营业额大约有四五千元。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帮客户将年茶饭进行真空包装,这样他们就能邮寄给外地的亲友,让他们尝到地地道道的陕北年味。”霍壮伟说。

与“八碗”“五魁”同样热销的美食,还有曾走上《舌尖上的中国》的“黄老汉”黄馍馍。

“在2012年以前,我父亲黄国胜每年利用农闲时间也就能制作、销售1万个左右的黄馍馍,收入也就是五六千元。但今年春节前夕,我们每天的销售量都保持在1万个以上,其中仅腊月十七那天,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就售出了5万个黄馍馍。

有人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但在记者眼中,不管是哪个年代,不管你身居何处,年对于我们,都意味着欢乐祥和,意味着欢乐团圆,意味着爱与牵挂,意味着于浓浓的年味中对幸福美好的不变期盼。

新闻推荐

9772元! 绥德农民人均纯收入创新高

丰收(资料照片)本报通讯员杨崎筠2017年,绥德县狠抓脱贫攻坚工作,完成脱贫退出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3076户9691人,农民纯收入同比大幅提升,据该县统计局数据:2017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772元,比2016年8949...

绥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绥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欢乐祥和迎新春 塞上年味分外浓)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