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能俍
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领袖,另有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共七人,重揭“前七子”复古大旗,而声势更为浩大。他们认为文自西汉之后、诗自盛唐以后,都不值得去读,要求文章“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诗歌须“墨守唐音”,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他们广立门户,互相标榜,持论激进与保守交错,创新与蹈袭相杂,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新的高潮。后七子在近体诗方面都有一定功力,李攀龙俊洁响亮,王世贞精切雅致,谢榛神简气逸,梁有誉深情婉约,徐中行宏大雄整,而宗臣则长于散文。但他们过分强调效法古人,对于创作又有过分具体细密的规定,因而妨碍了个性的表达与艺术的拓新,使他们的创作缺乏独创的精神与风格。然而后七子与前七子一样,都不失为当时的文坛巨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榆林作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也引起后七子中不少成员的关注,其中李、王、谢、梁四人皆有诗篇写及榆林。本文谈谈这四人的咏榆诗作。
一、李攀龙诗《过绥德二首》。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赐同进士出身,曾官陕西提学副使,官终河南按察使,著有《沧溟集》。他的《过绥德二首》均为七律:
高城窈窕四山开,西北浮云睥睨回。
鼓角疑从天上落,轺车真自日边来。
防秋尚借秦人策,射石犹传汉将才。
闻道朝廷思猛士,羽书飞过赫连台。
叱驭何来绝塞游?独看山色向新秋。
人家渐出层崖树,客路高盘断壑流。
朔气忽从风雨至,孤城长傍夕阳愁。
五原子弟轻烽火,马上谈经半白头。
二诗当为作者担任陕西提学副使期间因事路过绥德所作。第一首重在描写绥德作为边塞要地的地理形势与战争氛围。前四句围绕“高城”二字展开,言绥德城幽深偏远,位处群山上,仿佛在傲视浮云,致使浮云退避,战鼓声像是从天而落,轺车也像是从日边而来。(“窈窕”指深远、秘奥的样子。“轺车”为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之车,亦指代使者。)后四句言绥德依然用秦人筑城之策御边,效汉将李广之才抗敌,朝廷需要猛士时,也在此地急调。(“防秋”指加强守备以防敌骑乘秋高马肥之时入侵。“射石”指李广射虎穿石故事。“羽书”指插有鸟羽以示紧急的文书。“赫连台”传为赫连勃勃所筑,在绥德城东。)第二首重在描写绥德的风物民情。“叱驭”为用典,西汉刺史王尊责令驾车人驱马越过险途,后以此为不避艰险报效国家之典,诗中为作者自谓,从中亦可见绥德“绝塞”之险要。这里重叠的山崖上生有树木,树间住有人家,道路盘绕于山间,截断了沟壑中的流水。这里每遇风雨便增寒气,无雨时绥德城孤零零地依傍在夕阳下,仿佛蕴蓄着无穷的忧伤。然而这里的年轻人却把烽火狼烟看得很平常,他们习惯于骑马谈经,直至头发花白亦不停止。(“五原”为今定边县一带,因其地有龙游原、乞地千原、青领原、可岚贞原、横槽原而得名,明代隶属延绥镇。)两首诗对绥德地理与风物的描写逼真如画,而“五原子弟轻烽火,马上谈经半白头”一语更是对延绥儿女赞誉有加,不失为描写陕北汉子的经典之句。
二、王世贞诗《答寄王中丞慎微二首》。
王世贞(1526~1590),号凤州,一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等。他的《答寄王中丞慎微二首》均为七言绝句:
中丞绣斧下青霄,十万军声静不嚣。
何限五原春草色,莫容戎马向秦骄。
北方吹堕五云翰,念我余生仿钓竿。
三尺要离无左臂,只留肝胆待君看。
中丞为官名,即御史中丞,明代亦称都察院副都御史,别称巡抚。王慎微其人生平不详。从诗题可知,王慎微在巡视延绥其间有书寄予作者,于是作者以二诗答寄。第一首盛赞王巡视延绥驻军的声威。“绣斧”为用典,汉武帝曾派绣衣使者持斧平乱,后遂以“绣斧”称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诗中借指王慎微。由于王是受皇帝之命而来,故延绥十万大军静默肃立接受检阅。诗人由此感叹道,此次巡视不限于让五原一带的春草增色,更显示了我军不容敌军骄横放纵侵犯秦疆的凛凛威风。第二首重在向王倾诉衷肠。前两句意为:你的书信像五色瑞云从北方飞来,这是你在牵念我这个老而无为如同垂钓翁的老者。作者曾任职都察院,应与王相知,晚年居家养病,故有此语。后两句中“要离”为春秋吴国刺客,曾刺杀卫国公子庆忌,行刺前为骗取庆忌信任,自请吴王阖闾断其左臂。作者以要离自比,言自己虽已年老,但赤胆忠心仍在,你可以看到。此二诗乃因王慎微巡视延绥而成,堪称榆林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三、谢榛诗二首。
谢榛(1495~1575),号四溟山人,山东临清人,出身微寒,一目失明,一生浪迹四方,未曾入仕,著有《四溟集》等。他的《登榆林城》为五言律诗:
凭高望不及,天外一鸿过。
万岭夕阳尽,孤城寒色多。
芦笳满亭堠,羽檄度关河。
遥忆龙庭士,严霜正荷戈。
诗人于秋季登上榆林城,因城高而一望无际,只见鸿雁飞过天边,夕阳落于群岭,岗亭、土堡上芦笳之声不断,传递紧急军事文书的信使在关山河流间穿梭。在如此浓烈的战地气氛中,诗人不由得想到守卫朝廷的军士此时也正在寒霜中手执武器为国效力,言下之意是说戍边将士具有与朝廷卫士一样的报国情怀。诗人对榆林将士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谢榛还作有五古《雨中宿榆林店》:
凉雨何冥冥,黑云复浩浩。
山行夜不休,破屋临古道。
数口远相投,芜秽不及扫。
园荒无主人,马散啮秋草。
席地即吾庐,馔生聊自保。
隔林乞火回,酌酒慰怀抱。
反为妻子嗤:宁如在家好?
此诗描写诗人一家数口在行往榆林的途中投店夜宿的情景。这家客店屋破园荒,不见店主,任由驿马四散吃草,作者一家铺席而居,吃些生冷食物以求自保,诗人穿过树林取来火种,烫酒暖怀,却遭妻子嗤笑:此等出游,哪儿比在家待着好啊?全诗于凄苦中不乏幽默,从中可见诗人之性情及携家出游之困顿,亦可见当时榆林野外客店之荒凉。这自然与边地战事密不可分。
四、梁有誉诗《庚戌八月虏变》共二首,兹录其一:
白草萧萧大野间,单于猎火照秋山。
坐令鸣镝侵周甸,不见封泥守汉关。
郡邑疮痍嗟正苦,边庭供饷转多艰。
九重已命嫖姚将,为报苍生一解颜。
嘉靖二十九年(1550)八月,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边贸不遂,率兵侵犯明朝。明世宗命大同总兵仇鸾为平虏大将军御敌于京师一带,包括延绥在内的北方七镇五万人马疾驰救援。战争历时半月,明军屡败,世宗被迫同意了蒙方通贡要求,蒙军撤退。此战发生在庚戌年,史称“庚戌之变”。战争期间,北方边民被迫提供粮饷,饱受苦难。此诗以汉言事,揭露庚戌之变中守将坐以待毙、疏于防守,导致疮痍遍地,边地多艰。诗人认为,朝廷任命了勇将指挥作战,定能使百姓脱离苦难,开颜欢笑。(“鸣镝”为一种响箭。“周甸”指周朝疆域,借指明朝疆土。“封泥”指古代以泥封书,泥上钤印,借指文书。“九重”喻帝王之居。“苍生”即百姓。)然而在明王朝腐败无能的大势下,作者企盼“苍生一解颜”的愿望只能是空想而已。不过庚戌之变在客观上拉开了明、蒙通贡互市的序幕。五十余年后,榆林镇北台东侧设有“款贡城”,即是通贡互市的见证之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雄)近日,榆林市扶贫又出“大实招”——全市所有国有企业参与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一年内将安排3184名贫困人口就业,并确保持续稳定就业。榆林市政府日前召开国有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就业创业座...
绥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绥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