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绥德县名州文化旅游街区,居民曹建东正热火朝天地忙活着,贴墙砖、刻雕花、刷白漆……这是名州文化旅游街区老街修复的现场,曾经远走他乡打工的老曹,现在每天都在老街忙碌着,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家乡的环境,绘制着故乡的美丽。
老曹说,自己就住在这条街上,以前这里主干道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房屋建筑参差不齐,大小不一,街上不见一处绿化带,脏、乱、差现象严重。现在能在自己家附近工作,又能美化生活环境,收入比外出打工提高了好几倍,这样的生活他以前想都不敢想。
正像老曹的故乡一样,同样的变化也在陕西各个小城镇发生着。路灯亮了,道路通了,环境美了,生活好了……现在,在陕西省小城镇建设中,经济发展带来的不是生态与环境的滞后,而是山清水秀,宜居宜游的人居环境。
近年来,陕西省致力于推进城镇化建设,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则是推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一环,是促进该省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而陕西小城镇建设则为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文化旅游名镇:
完善人居环境打造优美旅游环境
文化旅游名镇发展旅游产业,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环境改善位于首位。三年来,陕西文化旅游名镇(街区)按照“规划引领、保护修复、完善功能、开发利用、突出特色、宜居富民”的原则和“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建设方针,文化旅游名镇在突出建设发展的同时,注重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相结合,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打造出了“一镇一主题”的优美小镇。
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该省将坚持集约、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打造形态精致独特、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旅游功能完善的特色小镇。同时提出文化旅游名镇将坚持改善环境,突出宜居生态。有条件的镇要建设人工湿地,集中力量开展环境整治,营造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
重点示范镇:标准化建设补准环境短板
重点示范镇建设启动以来,陕西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质量、住房建设、新区模块等5个大类、29个分类制定了建设标准,确保了项目建设的有序有效。
为了切实改善镇域人居环境,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加大老区街立面改造力度,净化市容市貌,推进亮化工程,增加绿化带、湖泊、湿地面积,真正让各重点示范镇“宜居”起来。
据悉,“十三五”期间陕西已制定了新的标准体系,将继续秉持标准化建设的模式,从城镇规模、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生态建设、管理机制等七个方面对重点示范镇建设进行规范,要求各镇逐项对标,找出短板并明确重点,建立项目库,特别是要提升道路、广场、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功能,切实提高城镇环境的宜居性。
美丽宜居乡村:打造农村“会客厅”
2014年3月,陕西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工作现场会提出,将以关中地区为重点,以沿渭及交通干线城镇带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为了做好这一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分层次指导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并会同文物部门制定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截至目前,42个美丽乡村试点镇完成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项目401个,累计完成投资13.72亿元,美丽宜居的环境也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游览观光。
崭新的村庄坐落在山脚下,柏油马路直通农家小院,农家书屋里,农技、法律等各类书籍整齐排列……一幅幅幸福生活的画面已经可以想见,陕西将通过小城镇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陕西省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绘制生活蓝图的“金钥匙”。
(赵芳记者李勇军)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刘小亚报道针对冬季安全工作要求,绥德县第三小学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不断强化安全观念,落实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扎扎实实做好冬季安全工作,确保学校和师生冬季安全。根据...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