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士清报道2009年,绥德县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 活动,各乡镇、村组制定了符合本乡镇、本村组的实施方案。在工作推进中,各乡镇把力量下沉到村,把增收措施延伸到户,做大基地、做强产业、做优品牌,促进了农村产业开发和农民收入。记者近日到绥德县农村采访,所到之处,看到了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新气象,感受了“学践”活动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崔家湾镇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远抓林草近抓牧、长抓红枣短抓苗木、四季抓劳务、强镇富民抓项目、提高效率抓队伍”的工作思路。在苗木产业上,去年全镇新栽苗木3200亩,在无定河畔和东沟区26个村形成了两条绿色苗木带,总面积超过1.13万亩,仅苗木一项收入达3000多万元,人均收入2000元。该镇最大的苗木产业村西马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崇碧指着川地里的树苗介绍,全村苗木有四大部分,经济林、绿化林、用材林、灌木林种植面积达4500亩,种植苗木450万株,预计收入400多万元,人均可达1万余元。村民王崇尚告诉记者,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他们科学种植的意识增强了,收入也提高了。
朱家寨村是该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示范村,村党支部不定期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讨论本村发展计划。去年村上苗木和西小瓜、洋芋套种玉米产业,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同时,村上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文化广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告别了朱家寨村,记者来到绥德县的南大门——田庄镇。去年该镇被确定为全县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乡镇后,抓早动快,除组织干部集中学习外,采取干部轮流上台讲课的方式,使全体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得到很大提高。同时还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确定了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目前投资600余万元在田庄、寨山两村实施开山围河造田工程,可新增川水地150亩,计划今年建成高标准设施大棚70座。引进栽植灰枣和苹果新品种,建成燕峪沟等3个千亩灰枣优质丰产示范园。
白家硷乡高家渠村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结合实际展开学习和讨论,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沼气能源建设,投资67万余元改造温室大棚84座,目前已形成172座的发展规模;建起沼气池240口、工厂化玉米基地1座;全村发展养猪1514头,养鸡2800只。去年各项产业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成为方圆有名的富裕村。辛店乡苏家沟村党支部鼓励村民参股建成了东方红建材厂、名州建材厂、水泥预制厂,农民人均年收入达8300元。
D①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蕊普通的石壁,加以巧妙利用后却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提升了绥德的文化品位,还可以作为文化景观供人欣赏。近日亮相绥德县龙凤桥东的摩崖石刻景观就是这样一道“变废为宝”的奇景。据...
绥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绥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