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最美的城市底色,创新是神木的精神动力,神木市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改革,让好生态扮靓幸福城。仲夏之际,走进神木,极目四望只见林木葱郁、绿带环绕、层层叠叠,绿浪翻腾的绵延青山,蔚为壮观,恬静自然的美丽乡村和着林间鸟鸣和潺潺溪流,仿似走入画中。
近年来,神木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坚持造林绿化与资源管护、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手抓,两手硬”,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推进,大幅提升了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林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各类林木保存面积为48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2.6%。
健全机制 提升生态治理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中重要一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神木市委、市政府将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作为重要战略部署抓紧抓实,制定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理制度,率先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确权登记和用途管制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土地、水、林草资源等领域。在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基础上,制定权力清单,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责任。推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初步建立了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制定生态区域功能规划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对自然资源进行划分,明确自然资源开发区、暂缓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实现自然资源“在保护中使用、在使用中保护”。
铁腕治污 水清河畅人舒心
近年来,神木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铁腕治污保卫蓝天行动持续“加码”,扎实推进铁腕治污攻坚行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向高耗能、高污染说“不”。去年以来,该市加大对能耗高、效率低、污染大的火电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快推进燃煤小火电机组淘汰关停改造工作,同时,安装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设施并实行联网管理,强力推进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烟花爆竹禁限放等工作,让天更蓝。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积极构建市、镇、村三级河(湖)长工作体系,先后开展了窟野河水污染、黄河采砂、河(湖)排污等专项整治,窟野河、秃尾河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让水更清。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积极探索“抑尘、治源、减煤、控车”的大气污染防治模式,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扬尘污染治理、餐饮油烟治理专项行动,巩固提升城市规划区禁烧原煤推行清洁燃料工作,让空气更清新。
不断绿化美化公园环境。日益完善的水景公园、绿树成荫的杏花滩公园犹如天然的氧吧,让市民颇感舒心惬意,成为茶余饭后游玩的集散地。市民王娟说:“周末只要有时间,我都习惯于带着孩子和家人一起去水景公园游玩,公园里的音乐喷泉设计巧妙,随着音乐响起、水流起伏跌宕,场面蔚为壮观。为市民在夜间增添了一份美轮美奂的视觉和听觉盛宴。”
植树造林 好生态扮靓幸福城
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色的海洋,这得益于神木市全面提升生态空间治理水平,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的政策措施,以及一代代勤劳勇敢的神木人发挥聪明才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造林方法。
说起神木的治沙造林,不得不提“治沙英雄”张应龙。位于锦界镇沟掌村的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曾是神木市毛乌素沙地最大的一块无人区。从2003年起,张应龙承包了位于锦界镇圪丑沟一带荒沙地42.8万亩。他科学治沙造林,创新混交造林、生态经济林、种九留一等模式,经过17年综合治理,这里的林草覆盖率从3%提高到65%,形成生态、科技、惠民的循环林业发展模式。通过与科研单位和高校合作及建立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他围绕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沙生植物开发利用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并取得20多项研究成果。因治沙造林事迹突出,张应龙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等荣誉。他用誓将沙海变绿洲的决心与恒心“染绿”了毛乌素沙漠。
在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榜上有名,成为该奖设立以来榆林获此殊荣第一人。张应龙表示,此奖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今后他将继续践行创新精神,创新科学治沙模式,弘扬“西迁精神”,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更大成就。
张应龙治沙造林让不毛之地变成“人造绿洲”,是神木全民植绿护绿的一个缩影。神木市积极培育全社会“植绿、护绿、爱绿”意识,每逢志愿植树活动,市民都积极参与,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构筑城乡绿色生态屏障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全民植树的良好社会风尚,用双手创造绿色生态的幸福家园。
创新思路 引领绿色经济发展
植树造林,改变的不仅仅是山水,更是绿色生态带来的经济红利。
张应龙的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依托“治沙文化、治沙科研、治沙造林、治沙惠农”的总体目标,与当地村民合作,发展林业苗木育苗,引进树莓、花楸、酿酒葡萄、食用菌种植及林下鸸鹋、绵羊生态养殖,让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如今,满眼青翠的人工林覆盖了曾经的荒漠,圪丑沟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了,“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成为群众受益的“绿色银行”。
在永兴街道三堂村的海红果栽植试验基地,800亩海红果树长势喜人,部分果树已经挂果,孕育出村民致富的希望。海红果栽植试验项目是我市2020年林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位于永兴街道三堂村,规划总面积800亩,主要试验品种有鲜食海红果、传统海红果、黑枸杞,以及少部分苹果、樱桃等。神木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以前这里大部分土地闲置,今年在充分结合村民意愿的情况下,进行海红果试验种植,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项目建成后,将交给村民管护,为村民增收拓宽路径。
在矿区周边,该市实施了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总规划面积18.5万亩,主要栽植油松、云杉、山杏、丁香、四季玫瑰、榆叶梅、红松、班克松等树种。这些经济林的栽植为矿区增添了勃勃生机,构筑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
近年来,神木市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和发展林业经济,探索适宜群众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齐头并进的规模化林业产业发展模式,不断调结构、转方式,因地制宜种植经济果林,以经济林带动绿化造林与富民产业双赢,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真正让“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推进林改 山川铺展绿色画卷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必须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神木市全面推进林业改革,深化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创新国有林场管理机制,推进规模化林场试点建设,不断巩固提升改革成果。
刘治国是尔林兔林场的“元老”人物,从事林业工作40多年,1983年他从新民林场调至尔林兔林场,见证了尔林兔林场的“成长”过程,也见证了神木林业改革发展状况。谈到尔林兔林场从昔日的一片荒沙地到现在的林木丰茂,他有着说不完的话:“以前苗木品种单一,也没有承载苗木的容器和供给苗木生长的营养液,基本上依靠骡车运输苗木,人工挖坑栽植,浇水也很困难,种植成活率很低。神木通过不断创新举措,引进新技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了育苗技术,树木成活率增高,造林面积也越来越大,森林覆盖面积不断提升。”
育苗技术和造林面积提高的同时,继续推进政策性保险工作也是林业改革的一大亮点。今年神木市继续推进政策性保险工作,计划实施森林保险180万亩,红枣保险1万亩,目前工作正在启动投保。该保险严格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兑现政策,继续对没有分配到户、“二次分配”进行整改。贺家川镇枣农表示,由于种枣树收入不稳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很多枣园都撂荒了,红枣上了保险后,给枣农吃了“定心丸”。
今年,神木市落实资金5亿多元,实施了规模化林场建设、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杨家城遗址保护增彩工程、草原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两山森林公园建设(杏花滩至后坡绿化工程)、锦界生态公园景观绿化等重点项目。共实施人工造林14.5万亩,栽植侧柏、油松、樟子松、云杉、金叶复叶槭、五角枫、山杏、山桃、核桃、红梅杏、李广杏等苗木品种30余种,共计1100万株,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漫山的林木点缀山间。
如今的神木山清水秀天蓝蓝,花香树绿鸟儿鸣,草长莺飞鱼儿游……神木生态发展呈现可喜局面,青山绿水释放着生态红利。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上,神木市将一如既往鼓足干劲,创新举措,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奋力开启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建设新征程。韩艳艳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白国军报道近日,神木市公安局中鸡派出所组织党员民警深入纳林沟村,重点以“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查...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